2022:若你决定灿烂,山无遮,海无拦
小5老师 小5老师随行记 2022-01-01 00:19
2021的最后一天,有些特别。因为疫情的反复,祥和的小城多了几分肃杀之气,为减少人员流动,2022年元旦照常上课。
岁末的终章不书离别,但写坚守。
也许因为这是第一个没有假期的元旦吧,一早我便想着要为今年写点什么,才不负这如此特别的一天。
灯火阑珊,女儿终于在枕畔甜甜睡去,我也能静静坐于桌前,整理这一天在脑海里闪过的无数画面。
2021年,对我来说充满了挑战。
3月结束产假回到学校,仍然承担班主任和语文教学工作,从岁月静好的育儿状态切换到战斗模式,我一时有些不适应。
早出晚归的生活,让我来不及去顾及还没断奶的宝宝,也没空去帮助刚接手的婆婆,我每天都在手忙脚乱的工作和生活。
随之而来的是挥散不去的焦虑。
看着同事们对工作驾轻就熟,成长迅速,我感觉到自己与教学已经有些脱节,于是只有奋力追赶。3月初学校全面实践习课堂,不太专业的我学得磕磕绊绊,总是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一向爱想办法的我在这样的困境前却没了主意,不知道该何去何从,生怕自己既学不会习课堂,又回归不了传统课堂。
表面上我迅速回归,状态不错,其实我的内心无比慌张。
依稀记得今年的春天景致甚好,我却回忆不起自己曾在哪天沐浴在暖阳之下,呼吸着自由之风。
初夏的一天,我突然看到谷里书院一份研学计划,地点在杭州。我突然间心潮澎湃,所有茫然的追寻逐渐在眼前汇集起来,成为一个清晰的焦点。
我想到2014年那个夏天,迷茫又困顿的我决定远行,去往大洋彼岸的美国。
也许远行的意义就在于,你永远可以在未知的世界找回勇气。
7月的杭州,西湖的荷花开得娇艳动人,瓶窑老街小桥流水,悠然温婉。
我坐了十个小时的高铁来到这里,开始了我为期一周的研学。瓶窑老街小小的老电影院里,坐满了来自五湖四海的老师。五天研学,数场讲座,每一场讲座都让我沉醉其中。我不停地记录、思考。为了准备小组评课汇报,我和一位天津的小伙伴挑灯夜战,直至书院熄灯。
五天研学干货满满,剩下两天我跑遍了所有想去的景点,良渚遗址、大屋顶、西湖、浙江省博物馆……
湖光山色深深吸引着不远千里来的我,越地长歌余音袅袅,让人流连忘返。
回程路上我耳畔始终回荡着:
张文质老师说“行走拓宽世界,读写重建心灵。”
祖庆老师说:“在不确定的环境里,主动寻变,点亮梦想。”
赖建平老师说:“小事情做好了,就变成大事业了,小文章写好了,就变成大文章了。”
丁素芬老师说:“写下即永恒,爱自己就要栽培自己。”
我终于鼓起勇气,拾起不常登录的公众号,开始从最简单的游记写起,在杭州的那几天,走到哪,写到哪。
这就有了“小5老师随行记”这个名字。
9月的关键词是忙碌,刚接手教科室工作的我分身乏术,许多工作第一次尝试,空有想法但欠缺实操经验,生怕自己出错,每天都绷紧一根弦。
好在领导亲力亲为的帮助和同事们温暖的支持,工作渐入正轨,一些新想法也得以落地实施。
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我还参加了一个写作日更挑战活动,一开始写作很艰难,吃完饭就得把自己关在书房,两三个小时才能写出一篇自己满意的文章。
印象中从开学季后一直很忙,我回家时间也越来越晚,有几次回到家时,女儿已经睡去。
早出晚归一整天也没能和女儿说上一句话,愧疚感渐渐累积在我心头。
成长就是如此疼痛,我不仅需要专业的成长。作为一个妈妈,我也需要和我的宝贝一起成长,这种两难拉锯着我,我无法做出取舍,只能与自己僵持着。
10月过后,忙碌丝毫没有减少,老公也开始对我颇有微词,我只得尽量做到在学校完成所有工作,回家全心陪伴孩子。
等女儿睡去,我再打开电脑开始写作,有时候睡下时,已是凌晨一两点钟。终于有一天,我的身体对这种超负荷运转提出了抗议,我在哄睡女儿后也昏睡过去,没能挣扎着爬起来写作,一直睡到第二天早上太阳升起。
完了,我坚持了两个多月的打卡,就这样宣告失败了。
断更的第二天,我逃避似的不愿打开打卡的小程序,害怕看到日更失败的提醒,那一天,我很早就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
习惯性地打开电脑准备码字,却发现这一天我好像没什么东西可写。我让老公陪我聊聊天,启发启发我的灵感,老公说,你看女儿的睡姿多么可爱,你可以写写啊。
我看着女儿撅起屁股的睡姿,忍不住笑出声来,她来到我身边的三百多个夜晚,每晚都在我眼前甜甜酣睡,我竟然没想过用文字记录这样的美好,我欣然接受了老公的提议。
当晚,我和老公一起围绕“小七的睡姿”这个话题各写了一篇文章。
时值深夜,我将两篇文章发出,惊觉自己又忘记打卡了,但读着我们写下的文字,我突然就释然了。
写作应当是一件“兴之所至,心向往之”的事,它不该成为一种负担和压力。而我所纠结的无法在专业成长和陪伴女儿中求取平衡的问题,也在这一刻迎刃而解了。
原来人最难做到的,是与自己和解。
我决定放弃每日打卡,在校认真干好工作,回家专心陪伴女儿。工作期间一些研究和心得,我一定会抽时间记录成文,育儿中的心得和美好,我也会怀着最美好的心情用文字定格下来。
秋末冬至,我在暖黄色的小灯下陪女儿读了一本又一本绘本,从毛茸茸的触摸书《小兔比利》、《小熊波比》里,小七学会说“兔兔、飞飞”和数金龟子,从《哇》和《蹦》里,小七学会了小猫和小狗的叫声,《我妈妈》里妈妈做的蛋糕、《我爸爸》里爸爸变成的河马,都是小七每天要重温的画面。有时小七会把书拿到爸爸面前,让爸爸讲故事,这时我会翻开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在他俩身旁看上几页。寒潮过后,冬日暖阳按时升起,每天上班路上,我总庆幸自己能看到美妙的朝霞和夕阳。不知何时,我的焦虑早已悄然褪去,每一天都充实而满含期待。阅读能涤荡灵魂,写作能重建心灵,坚持读写,就是坚持走向更加理性与清明的专业成长之路,更是获得幸福感与成就感的不二法门。这一年的写作,让我收获了许多荣誉,也得到了许多认可。最宝贵的是,身边的同事、朋友,不时地鼓励我,说能从我的文字里感受到温暖。我想,做一个温暖的人,温暖自己,有余力时温暖他人,何尝不是一件伟大的事呢?
2021即将落幕,2022静待启程,愿自己能够向着理想与热爱奔赴而去。
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