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zy的公众号里看到她说
那个高中同桌是我。
我告诉她其实我那时候没在写年终总结,只是日常在日记本里发牢骚而已,她回了我一句“hhhhhhhh”。
你想嘛,那么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回忆这一年干的事,脑子得多累啊。
当天的牢骚就已经够我发好几页纸了,一年的还得了?
今年的我依旧对于做一年的年终总结这件事实在提不起什么兴趣。比起总结,我更喜欢立flag,隔天就倒的那种。
但是各大APP没经过我同意,特别积极主动地为我总结了今年我在他们家APP上留下的各种足迹,还要自作主张给我写几个评语。
但我觉得自己要保持清醒,不能相信他们的鬼话。
QQ音乐说:
我的耳朵最喜欢夜晚,
那当然,我白天要上课,哪敢插着耳机放歌
搜索是我的常用招数没错
但是2018习惯对爱主动出击的我怎么还是个闷骚单身狗
7月24日04:02的时候发生了什么呢,为什么那时候我还在听《MY TYPE》?
那不过是一个平凡庸常的日子,也许我睡不着,也许就没睡,谁记得呢,顺手点开了或者点错了。一年里有那么多个和清醒抗争的夜晚,就算告诉我那天我四点还在听歌,我也对那一天的事情毫无印象。
那些APP纷纷向我炫耀它们拥有的数据,想要评价我,分析我,然后适当用些词夸夸我,可我却在里面越看到自己的单薄。
点开这些“年终报告”其实有点想要得到“评价”的意味——我当然知道自己喜欢听什么歌,关注什么问题,看什么样的书和电影,点开那个链接,是想要看看,在别人眼里,会用怎样的形容词来形容这样喜好的我。再加上大过年的,大家都知道里面说的肯定是好话。
适当转发一下,我还能暗示一下别人——你看这些词儿可以拿来夸我。
可是从APP的年终报告里才能看到自己,好像有点可悲。
一开始我觉得豆瓣的报告最是索然无味,它给我统计了我一共标记了多少部影视,没有评语。
统计了一下我最爱看的类型,没有评语。
给我统计了一下影片年份分布,没有评语。
给我统计了一下我最常看的导演和演员,没有评语。
给我做了个影片地区分布图,没有评语。
没了。
可是抛开那些其实不太准确的评价,豆瓣这样,还挺客观的,数据多内容丰富,还不瞎说,我想分析自然能根据这种原始数据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毕竟哪有人能比我自己更了解自己?
看到了吗,我在夸豆瓣。
我夸它做什么,它有这些数据是我老老实实看一部记录一部下来的,说白了我自愿贡献的数据。
这和QQ音乐支付宝之类的是有本质区别的,QQ音乐这样的,是我听了歌之后它偷偷给我记着,然后屯着年末给我一个汇总。
我听的同时它就掌握了数据,我不想给它数据,就别用它听歌了。
豆瓣不一样啊,我不往上标记,它怎么知道我看了些什么。
所以看其他APP的报告就像是你给了一个词,然后得到了一个由此联想出来的故事。
豆瓣的报告给人的感觉就像你辛辛苦苦往Excel里一个一个输入了数据,然后豆瓣负责输入公式,然后回车得出结果。
从人文情怀(想被人夸,内心舒适)的角度上来说,我喜欢前者,大过年的,有点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的仪式感还是很重要的。
理性一点看的话,还是得看豆瓣这样的报告形式,毕竟记录的初衷只是看看我曾经看过些什么,那些东西带给过我什么。
而不是观看某种影片阅读某类书籍的我应该被标记为什么样的人。
2019第一篇,叨逼叨逼。
你好各位。
感谢2019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