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作品 1.0 版
(一)检验 1.0 版本剪纸的实用性。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董金霖和许海容小朋友的 1.0 版本剪纸作品终于完成了,他们兴奋地欣赏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迫不及待地想要跟班级内的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分享的过程也是检验剪纸可行性的过程。就在董金霖滔滔不绝地和同伴分享的时候,小朋友们却发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恩宁:我发现这个剪纸的边缘不够整齐。
译心:我觉得这个图案有点太简单了。
安博:颜色搭配也不是很协调。
有了同伴们的提示,董金霖和许海容似乎来了灵感,既然有缺的那补上不就可以了。于是大家便开始了查漏补缺。
(二)重新剪纸,边剪边观察。
大家集思广益,先把能想到的缺点用笔记的方式记录下来。但是只是靠回忆肯定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孩子们决定带着目的重新剪纸,这次他们决定采用边剪边观察,边剪边记录的方式。
吴茕:我们要把边缘剪得更整齐一些。
许海容:可以增加一些复杂的图案。
这次的剪纸过程孩子们收获颇丰,完成后他们急切地想把自己的发现进行分享。董金霖是记录员,他将同伴们的意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整理。
教师分析:1.0 版本的剪纸作品完成之后,为了引导幼儿进行进一步深度的探究,在讲评时进行了一个“检验剪纸正确性”,通过老师进行剪纸,让幼儿把自己发现的问题说出来,以此来达到不断优化剪纸作品的作用。为了使剪纸更加完美,我带领幼儿采用“重新剪纸”的方式,引导幼儿边剪边观察,最后将最真实的感受进行整合,使得本次活动不再是“纸上谈兵”。
(三)我会使用新技巧。
有了昨天得到的信息,活动区时间董金霖和许海容早早地来到剪纸区准备开始继续创作。有了之前的经验,很快 2.0 版本的剪纸就初步完成了。可是在绘制细节的过程中,他们却遇到了一点问题。
吴茕:许海容,你剪的这个部分太粗糙了,怎么办呢?
许海容:那应该怎么办呢?
吴茕:不如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他优秀的剪纸作品是怎么做的吧。
经过仔细的观察,他们发现原来优秀的剪纸作品并不是简单地剪,而是运用了很多技巧。那这是什么呢?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他俩陷入了思考。看到他们遇到了问题,我及时引导他们大胆地进行猜测。
“不如你们来猜一猜这些技巧是用来做什么的?”
许海容:我觉得是为了让剪纸更漂亮,有了这些技巧我们的剪纸就会更吸引人。
吴茕:这些技巧是为了让剪纸更有立体感。
本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原则,我们利用活动区讲评的时间一起讨论了这些新技巧。最终得到了很多有用的方法。
教师分析:随着剪纸活动的持续进行,孩子们的探究过程是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过程。他们对于问题的探究兴趣和探究意识越来越强烈。甚至不愿意放过每一处的细节,这也是我所喜闻乐见的。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是一名倾听者、观察者,还是他们遇到问题的支持者。用及时科学的介入支持他们进行进一步的探究,这个过程中我注重幼儿自信心的激励,常用鼓励性的语言帮助他们建立起持续探究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