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读完了文学名著《傅雷家书》,下面我谈谈对这本书的阅读感悟:
一.傅雷特别注重孩子的生活细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围巾必须和大衣一同放在衣帽间,不穿大衣时,也要除去围巾,手插在上衣袋里比插在裤袋里更无礼貌,切忌切忌!何况还要使衣服走样,你所来往的圈子特别是有教育的圈子,一举一动,务须特别留意。对于客气的人,或是师长,或是老年人,说话时手要垂直,人要立直。你这种规矩成了习惯,一辈子都有好处。
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面上,不能放在桌下,搁在自己腿上或膝盖上。你只要留心别的有教养的青年就可知道。刀叉尤其不要掉在盘下,叮叮当当的!
出台行礼或谢幕,面部表情要温和,切勿像过去那样太严肃……总而言之,你要学习的不仅仅在音乐,还要在举动、态度、礼貌各方面吸收别人的长处……
你写信封为什么老是这么不干净呢?………一件小事养成这样干净的习惯,对你的艺术无形中也有好处。因为无论如何细小不足道的事情都反映出一个人的意识与性情。所谓学习,不一定限于书本或是某种技术。”——《傅雷家书》
傅雷在教育儿子的时候非常注重这些生活细节。它们都是我们多数家长最容易忽略的地方,像吃饭时双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面上,不能放在桌子下面,和人谈话时的站姿,行礼或谢幕时的面部表情,对长辈说话时手怎么放?怎么站立……这些细节都非常重要。这些虽然都是小事,但是体现出了作者对儿子的严格要求。他在培养孩子的待人接物、生活习惯、教养等方面可谓煞费苦心,值得家长借鉴和学习。
所有成功人士都是温文尔雅、举止得体且有良好教养的人。
不论是家长本人,还是家长教育孩子,都要特别重视言行举止、穿着打扮、待人接物等细节。没有一个人会喜欢一个举止粗鲁、满口脏话缺乏教养的人。
二.注重让孩子养成及时反思,善于复盘的好习惯。
他在书信中写道:“仔细想想我每次信中所提的学习正规化,计划化,生活科学化等等,你不妨反省一下,是否开始实行了?还有什么缺点需要改正?过去有哪些成绩需要进一步巩固?总而言之,你应该做个小小的总结。”
任何一个优秀的人,必定是及时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进行反思、反省的人。一个人在反省中会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改进后才能不断进步;在反省中把好习惯、成功的经验保持下去,并发扬光大,才能一天比一天卓越。
曾国藩就是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每天都进行反省的人,他每天写日记就是进行反思最好的见证。
人民日报微博中有这样一段话:“①定期复盘:每天花一点时间总结得失,及时调整和改进。②及时总结不足,反省自己,才能让你快速积累经验,避免再次出错。”
三.让儿子养成凡事提前做好计划的好习惯。
“孩子,你此去前程远大,这几天更应当仔仔细细地把过去种种做一个总结,未来种种做一个安排;在心理上精神上多做准备。”
人民日报微博中有一句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先确定目标,然后努力前行。”人生一辈子,如果凡事提前做好种种计划,尤其是那种具体可行的计划,将有助于一个人事先做好各种准备,如心理准备、物质准备。绝不打无准备之仗的人,做事容易取得成功。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是能力的不同,而是善于做计划的人比不善于做计划的人一开始就有了本质的差距和不同。
人生亦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人生最好的状态莫过于事事有目标,做事有计划。
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如礼仪和教养至关重要;睡前复盘:在不断总结中实现自我升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以上就是我读完《傅雷家书》之后的一部分感悟,对于家长和家长教育孩子都有益处,供读者借鉴和参考。
作者简介:臧晓芸,女,生于1971年2月,50岁,水瓶座,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英语专业,本科学历,从事中小学英语教学26年,喜欢阅读和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