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有了注销功能。」
我在朋友圈里看到这么一句话。
八个字,似个重锤,蹦,炸裂。
说这话的人头像是空空的一片灰;我特意留意了一眼 ID:「已注销」。
哦天呐,终于来了。
功能藏得很深,不过好歹找到了。点击「确认」之前,手有点不听使唤。
垂下眼想想眼前这日子:大半夜的群聊扯淡、五分钟一提醒的消息、死也看不完的订阅号、下意识就刷一遍的朋友圈……
确认。确认。确认。注销。注销。注销。
唔……
终于清净了。就像一口气排泄出了腐臭宿便,灵魂都柔软了。
同时,还有一点其它感觉:呐,我应该是地球上头几个发现这功能的人吧,呵呵,你们这些小白玩家……
好啦好啦。我承认,我有一丝想炫耀的得意啦。所以最终还是打开微信,发了这么一条朋友圈:
「微信有了注销功能。」
留意了一下,我的头像是空空的一片灰,ID 显示「已注销」。
一个微信用户看到「已注销」用户「注销微信」的朋友圈,注销了微信成为「已注销」用户,发了条「注销微信」的朋友圈。
某天我一时兴起写了这个二次元的「鬼故事」,绝不是莫名其妙:我还记得没有微信的日子。
三年前,大家还依靠电邮和 QQ,每天登录一次便不会错过什么。那会儿朋友间会常常通电话,实实在在的声音,能听到对方在笑。
一两年前,我们都在感叹微信是个神级产品:摇一摇、语音消息、公众号、朋友圈,简单克制地演进,一步步占领了每一台手机。
但到今天却没那么妙了。深夜瞎热闹,一刻不消停,加了工作群那就是二十四小时随时待命,总有一些想屏蔽却不能删除的好友家人。寂寞的人,不寂寞了;不寂寞的人,疲惫了。
有一个值得回味的时间节点。
虽然实验性的微信 Mac 版已有多时,但直到 2014 年 12 月份微信 PC 版的发布才让微信走出了手机:而这,是在微信坚守手机 3 年裹挟 6 亿用户之后。即便如此,想要用电脑登录微信,也要通过手机上的微信「扫一扫」来验证账号。而稍微体验一下微信电脑版,你会发现:微信电脑版不是真正的电脑版,它是微信在电脑屏幕上的延伸,只是为了你更方便地输入文字、查看消息,仅此而已。
这样定位背后的真相是——微信,希望用户永远手机在线。
强调永远在线的设计,使得微信成为 QQ 之外的新一代沟通方式,但从另一面来看,也让永远在线成为一种绑架。当然,微信是有自知的,在不可控的打扰同时,它留给用户以选择:你可以停用朋友圈、关掉新消息通知、设置群消息免打扰。虽然文首的「注销」不会实现,但说到底你也有「卸载」的选择。
只是,真的这就要卸载吗?
大家都害怕没有微信的日子。可放弃一个工具,其实也真的影响不到什么。不紧急的事情、能电邮,紧急的事情、可电话:如此一来,反而更有原则、手握拒绝权利、能放空、好修行,日子简单得很。
我们开始怀念,我们开始质疑;对这样的情绪和暗流,微信的设计者们自然能敏锐洞察,在我更新微信 6.1 新版本时,就看到了非常「体贴」地照顾这种情绪的启动页面:
点赞太容易,当面夸太难。
无论是真营销还是假情怀,当微信也在引导我们「回归生活」时,这担忧一定是真的:唉,减减压吧。
其实,绑架我们的又何止于微信——你还记得没有智能手机的日子吗?
让我跳跃到这问题的是一篇关于 GUI 设计的文章:Why iOS Notifications Are Ruining My Marriage。标题耸人听闻,却逼着读者直面当下职场人无法逃避的一个问题:打断。微信的消息提醒是打断,手机中上百个形形色色的 App、莫名其妙的推送、永远消不完的小红点,不都是残害专注力的「慢性疾病」吗?
我是个行动派。在读完文章、深有同感后,没有去点「分享到微信」,而是打开「设置」做了这些小事:
1)设置了勿扰时段
2)一个个关闭了几乎所有 App 的通知(从此告别推送与小红点)
3)手动编辑只留下了两个 widget。
千方百计的活动运营、接二连三的推送通知、日活数据驱动的设计,换来了三分钟的莞尔、五分钟的消遣;可渐渐的,我们每个人都变成了捡贝壳的小孩:漫无目的、随波逐流,却编不出一条项链。
而竟不自知,还拿出一个自欺欺人的借口:「碎片化阅读」。可大家不愿承认的真相是:其实并没有那么多「碎片化」时间,反而是我们人为地把时间强制「碎片化」了。
出于这种警觉,我一直用手机 App 「Moment」、电脑软件「Rescue Time」来监测我的设备使用情况。看着平均每天三小时的手机使用时间,流连于各种社交网络的分布数据,次次都会痛心疾首,天天决意改过自新。可其实——这种行为不也是一种自我打断吗?唉,如此荒谬、如此悖论。
荒谬的事情可不仅仅是二次元的手机世界,起码我在工作中也看到了同样的无奈。比如:为什么晚上才能高效工作(而不是上班时段)。
「搞 XX 不靠灵感,靠的是碌碌无为的白天,引发的愧疚感。」这是个经典段子,而一笑而过的背后,更多的是无奈。
谁又想白天「碌碌无为」呢,可面对从未偃旗息鼓的打岔问题,更多人只能妥协。我很警惕这样的环境:动辄几小时的拖沓会议、乱哄哄瞎讨论的人群、莫名其妙的跑题群聊——似一个个你无法察觉的电脑病毒,无形间拉低了你的工作效率,你还浑然不知。
「打岔是效率的敌人」:在《重来》这本书里,互联网团队 basecamp(原 37signals)用最直白的语言解释了一个个常识——而具备常识,已属难得。比如,如何管理打断:
你可以在工作中定下规矩,比如上午十点到下午两点间,任何人不得串岗闲聊(午餐时间例外)。也可以把整个上午或整个下午设成你自己的独立时段。或者把“休闲星期五”改成“噤声星期三”,你要做的就是保证这个工作时段完全不受打扰,确保彻底消灭以任何借口扼杀生产力的打岔。
就这样一直下去,一个成功的独立时段意味着戒掉八卦瘾。在这个时段内,封锁即时聊天工具、挂掉电话、关闭邮箱、叫停会议。唯一能做的就是闭嘴、干活。你会惊讶于自己居然能干这么多活。
同样,当你需要与人合作时,要采用被动交流工具,比如用电子邮件这种不需要立即回复的交流方式,去替代那些会打断别人工作的方式,比如电话、开会之类。这样一来,别人能在方便的时候再回复你,而不是被迫立即放下手头的事情来回复你。
这个十几年维持小团队规模、始终远程办公、又一直稳赚钱的互联网公司,自有它的管理智慧。而如何管理外界预期、如何避免被第三方绑架,如何培养他人的行为习惯,从而最大程度降低打岔频率——我建议你带着问题,再琢磨琢磨上文《重来》里的那些经验之谈。
微信、手机、工作:针对打断,我说了太多的专注之「术」,其实不妨也聊聊「道」吧。
在我看来,谢德庆这个行为艺术家可谓自制力惊人。抛开其艺术矛头指向,我们先看看他做了哪些事儿:
1978 - 1979 作品《笼子》:将自己囚禁于笼子之内,不电话、不聊天、不阅读、不写作、不听收音机、不看电视,在笼子里吃喝拉撒过了整整一年。
1980 - 1981 作品《打卡》:每隔一个小时打一次卡,每天 24 次,持续一年不间断,打卡 8760 次。
1981 -1982 作品《户外》:所有生活都在户外,不进入建筑物、地铁、火车、汽车、帐篷,整整一年。
1983 - 1984 作品《绳子》:谢德庆和艺术家琳达 · 莫塔诺用 8 英尺的绳子绑在一起,且互相不接触,一起生活整一年。
1985 - 1986 作品《不做艺术》:不谈艺术、不读作品、也不看画廊博物馆,完全与艺术绝缘,生活一年。
谢德庆用一年的超长时间跨度去面对时间、面对自己,用不可思议的自律,完成了一系列形而上的拷问。无他,心静尔。且不谈他的艺术价值与哲学思考,在信息爆炸、随时在线的今天,我们是否有勇气身体力行,去寻找这种空白与静,在狂欢之中,坚守一份克制与理性。
那么,你敢不敢来一个大胆的行为艺术——名字我都想好了:《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