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精力在哪里,哪里就会有“收益”。
其实一个企业最大的资产不是固定资产或现金,相反是一个老板的精力分配,看一个企业有无未来,其实有一个维度就是看老板是否专注、集中。
当然,老板也并非越忙越好,相反,一直太忙的老板很难做大,因为他事必躬亲,会把大多时间花在解决当下及紧急的事情上。以至于关于未来的思考和布局,花的时间极为有限。
这也是导致一个企业或个人陷入忙碌陷阱的核心原因,天天忙着救火,用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久而久之,就很容易疲于奔命。
很多企业或个人,经常一年从头忙到尾,可一年下来,好像并没有什么明显的进步,有的甚至连现状都维持不了,越忙越差。
对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忙碌陷阱”。
其实一个人也好,一个企业也罢,老板最需要的把精力放在“重要而不紧急的事上”。从长远来看,它很重要,老板需要亲自抓,但结果或成绩很难短时间见效果,交给普通员工根本无法考核,这是一个短期难以量化考核的战略任务,需要给予足够的时间来思考、酝酿、筹备、测试、实践、才能全面铺开,所以企业要想做大,老板还是要学会放权,个人精力毕竟有限,只要把握好大的发展方向就可以,细节上的问题可以找相应负责人来解决。
想持续进化和发展进步,老板一定要清楚什么叫做“重要但不紧急”。
在朋友圈看到一个知名餐饮老板又发布了一个号称迭代到品牌3.0的公告,我仔细看了下,菜品几乎没有变化,变得更多是视觉和装修,我心中一沉:看来又是各领风骚三五年的一个品牌。
不知何时起,餐饮品牌最热衷的就是各种有创意的装修,超级文和友,就号称史上最强装修公司,殊不知,一个餐饮品牌最核心的还是出品和服务,其余都是配套,但太多企业本末倒置。
一个经常找人聊流量、模式的老板,基本上都活不久,一个经常张口闭口资本、概念、数字的企业通常都不怎么赚钱……
相反,那些天天专注研发、产品的老板,初期可能很慢,但就像跑马拉松,人后半程会越跑越快。
什么叫做“重要但不紧急”?
影响企业三五年以后发展关乎未来规划的事情,就是重要不紧急的事。
今年KPI或者最近热点营销就是紧急但完全可以靠机制和团队完成的事情,老板没必要什么都大包大揽,这样也不利于团队独当一面。
“拎得清”,是指一个人有智慧,有所为有所不为。
可大部分普通人第一反应是,什么紧急就干什么。
可殊不知,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如果不从源头解决,你会天天被迫营业处理火烧眉毛的琐事,还未必有积累。
灵魂拷问一下自己:最近这三年的忙忙碌碌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什么大的改变吗?
还是,忙碌仅仅成为了你的一种生活状态?!
如果答案是Yes,请一定要警醒,不要自我安慰啦,很多人天天发加班或者各种忙碌的朋友圈鸡汤,自我麻醉。
说什么“越努力越幸运”。现实的真相往往和鸡汤相反。
《贫穷的本质》这本书里也讲过很多类似的例子,生活的苟且,靠忙碌打破不了,再穷,也要学会投资自己,专注在有长期复利的事情和学习上。
长期主义,不是富人的“专属”,相反,穷人只有更长期主义,方有机会逆风翻盘。
越是低谷,越是贫穷,越要长期主义,因为你还能更差到哪里去呢?何必在乎一时的更穷更苦?
只要未来有希望,当下,放弃再多短暂的利益也不怕,反正你就是再忙,也不可能突然赚到很多钱,一个月生活费4000和5000是没有区别的,可每月有1000拿来“学习”投资自己,两三年后,可能命运截然不同。
婚姻或恋爱同理。
男人靠发红包或者送花、买包遇不到一个懂你的女人,男人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是把自己的事业做好;
女人靠年轻漂亮找不到爱你一辈子的人,女人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是让自己成为自己活出自己。
想成功,要幸福,先想清楚你自己“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是什么。多去投资自己,才能成功快人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