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些话:这个世界上,不是缺少真善美,而是缺少发现他们的一双眼睛。不是缺少乐趣,而是缺少一双发现乐趣的眼睛。不是孩子存心挑战我们,而是我们缺少一个转念。
今天早上送儿子上学,在路上他捡到了两样东西,四个字——如获至宝(如下图↓)
捡到硬胶带的时候,他说:“妈妈,待会回到学校门口,我把胶带交给你,你帮我带回家。放学的时候,带过来接我放学。”
我说:“好啊,我帮你带过来。”
走了没多远又捕获一个大泡沫盖子,高兴地一手拿胶带拿盖子,一手拿着玩具,我惊叹两只小手的力量。
可乐:“这个(泡沫盖),放学也要拿过来啊。”
我:“(内心:天啊,我待会还要外出上课,怎么破?!)嗯,你很喜欢这个泡沫盖子。可是我待会还要上课,不能带着进教室。(虚假的表达我自己)”
可乐:“那我现在把它拿回家,再上学。(有点情绪)”
我:“这样也是个办法,可是我有点担心,时间来不及,学校快关门了……”
可乐:“不行,我要拿回家!”
我内心还是在纠结着,怎样才能说服他呢?一边走一边看着他拿着几乎比他高的泡沫盖,还有硬胶带和玩具,用他自己的力量前行,还坚持不需要帮忙(平时是拿一点重的东西都不大乐意)。
一个转念:如果继续说服,耗费时间精力,他迟到,我也迟到。跟随他的意愿,儿子可以收获到坚持做事的满足感,自信心,玩中学(估计回家有大制作),开心上学……
最后我是提着他的宝贝去上课,路上偶尔有人回头看我,哈哈。
父母都希望孩子懂得珍惜。正面管教里说到:行大于言。我们能教会孩子的东西几乎没有,我们能做的是做好我们自己。如果没有让孩子感受到他们珍视的东西,爸妈同样珍视,尊重我的选择。那么我们认为贵重的东西,孩子不会有这个同理的意识。
前段时间我的ipad屏幕裂了,我感到很伤心,因为我觉得这个非常贵重,要保护好,要珍惜着用,坏了不可能再买了,这是我的感受和想法。怎样让孩子也理解这个呢?希望他用的时候保护意识强一些。光说是毫无效果。唯有在生活当中一次又一次地去呈现,妈妈对你觉得珍贵的东西同样视为珍宝,去珍惜去保护它们。打通孩子的感受,走进他们的心里,在漫长的成长路上,孩子会一点一滴地懂得,发自内心地自己知道怎样做。
如果孩子眼中的宝贝,父母觉得是垃圾。那么父母眼中的宝贝,孩子眼中的就是无所谓。
大家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