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办理退费手续时,遇见了两个哭泣的妈妈,一个孩子高一女孩,一个孩子初一男孩。
我习惯性的问:孩子为什么不上了?怎么啦?
家长说:压力大, 不舒服 ,不想上等等。
我说:面对孩子不愿意上学,你们都做了些什么呢?
家长就打开了话匣子:托人找关系弄到这学校上学特别难听,孩子不愿意上学,专门从南方打工回来,一个妈妈都辞工了。首先好言相劝 ,好话说尽,然后连哄带骂,甚至打的可怜,能找的人说他都找了,无论咋说都听不进去,没办法满足条件,住不习惯家长愿意租房子走读,但是孩子依然不愿意上学,家长愁着整夜整夜睡不着觉,边说边哭。本来是来退费的,但丝毫没有在退费上纠缠,家长为了孩子真的可以不在意钱,只要你愿意上去。
由于我天天办理的事多,接待的人也多,只是简单的理解,共情,并给一点建议咱们别再抵抗了,先接纳,试试先放下这个事,因为上学这个事在你们家已经是家长给孩子对抗的事了,不如先冷静冷静,看看以后还能干啥。
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家长特别想让孩子上学,现在也真的在尽最大的努力,但却也好无力。
我就在想:
1、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不容易,培养一个出问题也应该不容易,不上学毕竟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家长是怎样把孩子一步步培养到不上学的境地呢?(真的特别值得家长反思,我们更多的关注孩子不上学怎么办?我们是否再关注一下孩子为什么不上学?)这不是一个偶发事件,无论家长口中的理由是什么,这应该是一个日积月累长期形成的必然事件。
2、我甚至在想,作为一个学生不上学,说明他病了(其实孩子也很可怜),他的正常功能就受损了,就像一个大人不工作在家整天无所事事一样。也许有的家长觉得不上就不上吧,但这件事在孩子身上应该是大事,还包括后续会引发一连串的事,所以应该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
3、孩子出问题也折射出家庭的问题,我真想像院长连线一样问:他爸爸是怎么想的呀?但后来想想算了,不求不助,再说我也没有那么多精力,人家办退学我就办退学就行了。
如果我们能先看见孩子这个人,看见家长的教育方式,再看上学这件事,而不是只盯着不上学这件事,会不会更更好些?
不过我还发现懂得一些家庭教育,连退费工作也变得很顺利了,曾经为了退费有家长给我吵架,毕竟双方心不同,再加上孩子不上学会有情绪,在退费问题上很难达成一致意见。现在我首先站在家长的立场上,从一个母亲的角度去倾听理解家长,然后再站在学校的立场上说学校也有难处,我这个角色也不容易,家长都很理解,目前为止各阶段退费工作,我处理的基本上都没有意见,这也是学习给我带来的好处。
感恩这一切让我看到更多的人生百态,让我工作起来更加游刃有余。
20210925叶雪白每日一省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