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真”有时候是骨子里的特征,太较真容易发生争执。争执的最后就是有一方妥协,但是心里不服气。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工作十几年,有时候适当的收敛是对自己的保护,但是如果想讨回公道,那就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努力搜集证据,才是对双方都会好些。
“较真”其实有很多种原因,我回顾自己小时候“较真”时刻,
1、大部分是家长总是以他们本人高度的理解方式,教育子女,为什么不能这样做,没有解释到位,小孩子接触世界观还不成熟, 所以和家长较真是常态。
2、在成年人眼中一切没有涉及生命的事情都是小事,能过的去就过的去。作为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在他们眼中需要公平,有秩序的环境。学校、家庭都是潜移默化的教育。当一个不讲究秩序的人,在一个很遵守秩序的人面前放肆,那肯定会“较真”。
所以“较真”好不好,个人认为这个世界需要“较真”,但是前提是要保护好自己生命安全,再发挥自己优势去和不公平的环境“较真”。
“较真”本身是让个人受益上吃亏,但对整体环境创造了公共价值,让每个人有个正确的生活秩序。在公平有秩序的社会环境里,才能让一切成为它本来的模样。
现在“较真”的青年人很多,是好的现象,对于不文明规范的行为,可以及时制止。
想起大学刚毕业,在老家县城排队买火车票贼慢,大家都着急买。但是我前面有女孩不知什么原因就突然离开列队中,人走后没一会儿,快轮到我买票时,那个女孩又突然跑到我前面直接插过来,我当时很客气的说“姑娘不要插队,请排队”结果那姑娘说:“我就在这里站的,没有插队”,我冷静下来说“我前面不是你,请排队”!
紧接着这姑娘他爸也跟着挤我,说“我姑娘就在这里”差点把我挤倒。
那时候没有现在网络发达,手机录像,更让人绝望的是铁路工作人员都是看热闹的人。当时心寒的掉到冰点,还好我弟从外面跑进来,看到他姐被欺负,但是为了我的安全把我拉出门。
当时我有点埋怨我弟,回去时,家人说我应该忍一下,说如果那两个人手里有刀怎么办?现在想想自己的性格也需要收敛一下,如果现在这种大环境,那个大叔或者女孩也不至于这么嚣张。
我支持“较真”这件事,但是较真不能盲目的较真,是对真相,公平的事情较真,同时要保护好自己,因为生命只有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