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为《上海活字》系列短片的前奏。历经半年,我们从杨浦区的字模一厂旧址出发,辗转于江浙沪各地拍摄,希望能为读者呈现一度辉煌的铅字印刷的当下面貌。
从
设计草图
到
悦读之旅
如同米其林三星主厨烹饪一道西班牙帕拉莫斯小红龙虾,任何工序的不完美都会令那些最挑剔的饕客皱眉一样,铅字从设计到使用的每一个步骤,都直接影响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由字体设计师在方格纸上绘下子稿,经铅笔稿、描边、填色、修描多个步骤设计字体。过去的字体设计师不使用电脑,中文字体与书法密不可分,所以许多字体设计师有书法功底。
用雕刻机在金属(通常是黄铜)上刻字,完成阴刻的金属块称为字模,字模上的字是正字。
在铸字机中放入字模,当铅合金加热到320℃左右时,即可开始浇铸成铅字。铅字为反字,冷却后取出运输至印刷厂。
排版印刷前,拣字工将从字架中挑选出所需的每一个字,在与纸张同大的金属框中排版。以铅条固定铅字,用空铅填补页面中的空白。
在完成排版的铅字上涂匀油墨,再将纸张覆在涂抹过油墨的铅字板上压印,让油墨均匀沁入纸中,印在纸上的字又变成正的。
铅印书籍,不易褪色,有浅浅压印痕迹,留有独特墨香。经过层层流通,送至读者手中,开启一段悦读之旅。
铅字在20世纪初登陆上海,一度掀起中国文化记录方式变革的风暴。如同一百年前,铅活字替代雕版一样,时至今日,铅字也已被激光照排取代。可就在上海,距市中心30公里之外的远郊有一处工厂尚在默默生产。本周日,我们将随一位年轻人一起去那里看看。
《上海活字》系列短片由设计师厉致谦发起,从发现者、生产者、使用者、设计者的不同角度重新审视铅字这一曾经垄断印刷业的工业产品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