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时分,老公打来电话说,今天比较忙,米饭已经煮好,家里有昨天的红烧鸡块,让我回家烧2个蔬菜。
心情还不错,欣然接受,愉快的回家买菜。也想给儿子老公好好表现一下诚意。潜意识里也是被时间管理群糖妈,我的时间管理死党同学影响,早上看到死党分享了一道蚂蚁上树,炒粉丝特别入我心意,所以今晚我就做一道菜,蚂蚁上树,
进了小区买菜铺子,我买了粉丝,肉末,还有豆芽菜,信心满满的打算回家好好发挥一下。还特意问了店铺老板,粉丝要不要泡,老板说不用。
回到家,简单洗洗,开始烧菜,儿子走过来问我买了什么菜,我说炒粉丝,儿子还很期待的样子:说你还会买粉丝哒。满心期待。
开始烧粉丝了,第一次做这道菜,虽然吃了无数次,感觉也很容易做。把肉末放入油锅,放蒜末,再放冲洗过的粉丝,小店店铺老板提醒我要加水,于是粉丝下锅后我立马放水,加佐料,一会儿水就吸收了,又加水,如此往复,加了无数次水,粉丝还是不烂,此刻,看着锅里毫无色泽的粉丝,我非常泄气。这个过程还重复加糖,加酱油,加味精。其实我做菜佐料放的很清淡,因此平时做菜味道真的很一般。
在我对这道菜泄气,懊恼时刻,老公回来了,让他帮我救场一下,老公又加了水,酱油,味精,还有酱。
我心起疑惑,一道菜到底放多少佐料。粉丝出锅,感觉肉末的腥味还有。我连品尝的心情都没,自己原本想象的一道蚂蚁上树不是这个样子的。
我说,我今天不吃晚饭了,做菜这么失败,我没有心情了。你们吃完你们自己洗碗吧,我去走路散心放毒了。
儿子安慰我说,人家科学家做实验都要做无数次,你做一次就放弃啦。妈妈,你是没做饭天赋,但是你有2条路可以走:要么坚持要么放弃。
这家伙,被他一说,我逗乐了。这时老公也开腔了:你今天做的蚂蚁上树,我给你的配菜打8分,味道嘛没有8分也有7分,平时你只会买青菜,番茄鸡蛋,今天还做了蚂蚁上树,很值得表扬。
儿子老公一通共情,让我的小挫折一扫而空,我心里想,下次一定要争取烧出美味佳肴……
下楼走路时,我仍旧思考这个问题,我突然发现儿子老公在我2年的熏陶下,已经口吐莲花,思维比较积极和正向。家庭里的指责越来越少,前几天儿子一张数学思维卷考了60多分,我没有生气,我正视孩子的短板,只是问他,你对成绩满意吗?有什么办法来提高数学成绩?你可以拿出具体方案吗。没有指责,没有互相责怪,儿子也没有心理负担,态度还是有的。错题本,刷题,多花时间在数学上。
从孩子上一年级到现在,我的心态发生很大变化,最早期待很多,希望他出类拔萃,当我成长过程中我发现这一份期待是自己不够优秀,不被认可的情节,而投射给了我的孩子,寄托我孩子为我出人头地。
当然,两三年时间,我一直在哺育自己安全感缺失的功课,我的内心越来越强大,我不再看自己的缺点,我总是努力看到自己的优点,每天进步一点点。不再关心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想法,只关注自己。因此,敏感心和得失心都全部修复成功。
现在我对我孩子我只有祝福,只有欣喜,他很普通但只要他身心健康,在有爱的家庭里沐浴成长,成绩不好又怎么样。现在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只要你努力认真跑,跑慢一点又何妨。
每天我都会去看到孩子的进步,这时儿子会说,妈妈,我没有这么好,正如老师所说,家长眼里只有1个孩子,老师眼里有55个孩子,我真的没有很好。
是的,你确实不是最优秀的那个孩子,可是每天给我们家庭带来欢乐的孩子就是你,我们不去看别人,只需要关注自己孩子每天的情绪,态度。虽然是六年级孩子,170大个子,他还是需要心理滋养,每次跟他公园散步时,总是滔滔不绝说很多最近发生的事情,他有时也需要释放情绪,有时需要聆听,有时需要被理解。但是平时放学回家,他做作业我忙家务,所以很能情感融合,甚至还会对孩子有各种要求。老师发来的默写100分有没有你?数学练习全对吗?英语背诵内容掌握了吗?快点睡觉吧,要早点起床了。
这样气氛里孩子很难敞开心扉去和父母交心,所以我和老公约定一定要在家做饭,每天一起吃饭的时候,能洞察孩子的情绪,也能和父母紧密相连……
一句话,自己的娃父母一定要去关注哦。尤其青春期的孩子,几个月时间,孩子就是另一个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