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说:“有的人不亏嘴。”其实我就是其中一个。记得上次吃排骨已经是过去一月的事了。
今天,突然想吃排骨。有想法就会行动起来。离我们最近的一家肉店是卯记肉铺,自从搬过来之后,一直就在他家买肉。他家的排骨抢手,想吃排骨就得去早一些。迟一点可能就会买不到。送完孩子,立马就去,快到门口时,隔着门帘看,里面的人不多。看来今天排骨是能吃到嘴里。果不其然,卯师正在切割肉,排骨就堆在案板上。因为去的早,排骨顺利入手。
拎着排骨回家,接下来就是开煮。提起做饭,我是没有天赋的。上学的时候,学会手擀面。手擀面的高技术表现在面圆而薄,我把面擀成了一朵花。不过,肚子饿了,也就凑合着吃了。从此,很少再擀面。不会擀面,可不行。人总要吃饭的呀!面加工的方式很多,我只学会了其中一项,就是揪面片。这个技术还是大学同学教的,从此就再也没有忘过。会揪面片,生活中的饭面片就多一些。这项本领也是我自豪的一点,满足我最低的要求。就是不饿肚子。的确,这个本领没有让我饿肚子。揪面片,尤其是揉面上,我是舍得花功夫的。记得小时候去舅舅家,他们家挂手工挂面,其中揉面环节,舅舅给我说过的好的标准,就是面不仅要揉光,还要揉出表层的泡泡,但泡泡不破,就是最好的。别的没有记下来,我只记下了这一条。揉面时,我舍得花时间,就是多揉几遍,舍得用劲,感觉用得劲足,面吃起来就劲道。当花心思,揉出来的面,揪成片,配上臊子,吃起来就是香。我爱上了自己揪的面片。
同一种食物一遍遍吃,总有想改变的想法。做饭,光会揪面片也不行。天天吃面片,我只求肚饱,孩子就不行了。我想着去改变,看到美食的爆照,感觉他们非常热爱生活的人。我也要会几道菜。于是做饭的一幕幕上演,满楼道都是我学椒盐平菇的焦味,凉拌黄瓜,怎么都做不出妈妈的那种味道。炖排骨,满屋子的焦味,我还到处寻找焦味的来源,最终发现锅底是一锅碳。失败的次数多了,也就放弃了尝试做菜。继续回到做面,毕竟还有一个揪面片,成功的先例。我开始学炒面片,买了姜、瘦肉、红辣椒、洋葱,学做了第一次炒面片。有我拿手的面片,成功的概率就大,甚至我就不相信我会失败。准备了两个锅,一个锅煮面,一个锅炒面。一切都很顺利的进行,到炒面这个环节,缺少经验的我,最终还是把几片面跟锅底紧紧连在了一起。拿起筷子,夹一片面,尝一尝。第一次炒面片,吃得我满头大汗。原来是辣椒放得多了。不过,还算是成功了。在做面这一块,体验到的失败感少,也就乐意去做。
民以食为天,生活哪能离开饭呀?我还是继续在学做饭的路上。不过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心气神来了,就热情高涨,学做饭的动力就足。不过,每一次失败,都让人泄气。每日一次饿肚子,都让人鼓足勇气。就这样,在泄气与勇气之间,我来回折腾,做菜还是没有学会,只因尝试的太少。
失败的次数多了,也就不在乎失败了。 鼓起勇气,我还是要学着做菜,我还是要做个热爱生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