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ELISA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的由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是在免疫酶技术(immunoenzymatic techniques)上发展起来的免疫测定技术。1971年,瑞典学者Eugvall和Perlmann、荷兰学者Van Weerman和Schuurs分别发表了用固相免疫测定方法检测体液中微量物质的文章,从此以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诞生并且发展十分迅速。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的基本原理:以免疫学反应为基础,将抗体(或抗原)结合到固相载体表面,并保持免疫活性;使抗体(或抗原)与某种酶结合成酶标抗体(或抗原),并且酶标抗体(或抗原)既保留免疫活性,又保留酶活性,抗原(或抗体)间接标记上酶,洗涤后固相载体上的酶量就代表特异性抗原(或抗体)的量;加入酶反应底物后,底物被酶催化形成有色产物,根据其颜色反应的深浅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ELISA既可以对抗原进行测定也可以对抗体进行测定。

ELISA必不可少的三种试剂:

免疫吸附剂(吸附于固相载体的抗原或抗体)

标记物(酶标抗原或抗体)

显色剂(酶反应底物)

ELISA的基本流程:

包被或捕获:直接或间接(通过包被捕获的抗体)通过吸附将抗原或抗体固定到微量滴定板孔的内表面上。

封闭:添加无关蛋白质或分子以封闭微量滴定板孔内所有不饱和表面结合位点。

孵育:与固定抗原结合的抗原特异性抗体孵育。

检测:通过特异性抗体上结合的直接标记或二级标记检测产生的信号。

检测样品中抗原的操作流程(1、包被抗原2、加样品和一抗3、洗板4、加酶标二抗5、洗板6、加酶作用底物7、颜色的深浅与表抗原的量相关联)

ELISA的操作流程是不是很简单?可是看似很简单的事情往往会有各种各样的幺蛾子出现, 不过咱们有妙计在手, 完全不用担心和害怕, 请看表1。

表1 ELISA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问题可能原因解决办法


表2不同类型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的优缺点

Reference

Stephanie D, Gan, Kruti R. Patel. Enzyme Immunoassay and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 (2013) 133, e12.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磷壁酸,强抗原性。G+的表面抗原,用于血清型分型G-细胞壁:肽聚糖、脂蛋白、外膜(脂质双层-细胞膜成分,上有性菌毛...
    炸鱼和薯片阅读 1,249评论 0 0
  • 蛋白质相关基础知识 抗原和抗体均属于蛋白质;蛋白质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抗原和抗体的结合本质上属 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刘清钢阅读 479评论 0 1
  • 今天第一天用简书。 我喜欢这个名字。 简单,简洁,简约,简便, 一切从简,便意义深沉。
    方向_ad37阅读 112评论 0 0
  • 场景 最近正在做富文本编辑器功能,用原生实现。效果图如下: 面临一个问题是:如果用户确实写了很多内容,在某种场景下...
    IMSk阅读 639评论 1 0
  • 最近学习不太能集中注意力,不知道怎么,脑子里一直乱想有的没的 周边开始有同学转变目标 我在保持固定的学校的前提下,...
    考研狗的成长日记阅读 7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