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千千万万遍。
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处女作《追风筝的人》,以真实动人的情节和细腻敏锐的情感,打动了数以亿计的读者,被译为42种语言,畅销全球。
《追风筝的人》的读者们无一不为这句话动容。那个追风筝的兔唇男孩,那个蓝风筝,那条荒芜的小径。
“风筝”的意象,尽管象征了童真和美好,却隐含着难以控制和虚无,风筝线看似强韧,却一割就断,断线风筝也难以寻觅。“自我救赎”是小说的要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无一不在讲述作者的自我救赎心路。
在复杂人性的操控下,人们常常会对自己的行为丧失掌控力。阿米尔的自我救赎之路,就在冷峻的回忆和反思中徐徐展开。
“自我救赎”是小说的要义。新年伊始,就让我们以这本书为起点,踏上追寻自我的新旅程吧。
绑在风筝线上的忠诚
哈桑是忠诚的化身,作为一个奴仆,他对主人忠心不二;作为一个朋友,他甘愿为阿米尔奉献一切,隐忍一切。哈桑“宁愿吃泥巴也不骗”阿米尔,他愿意将所有的信任交付阿米尔,甚至愿意失去自我,成为阿米尔的附庸,最终甚至愿意为了阿米尔而被极端组织杀害。
正因如此,阿米尔觉得自己背负了越来越重的感情债。这种负债感,在他目睹哈桑遭受凌辱的那一刻达到峰值,此时阿米尔才意识到此生都将无力偿还对哈桑的亏欠,懦弱的阿米尔只能选择逃避:打骂哈桑,栽赃哈桑,试图用哈桑的反抗减轻自己的负罪感。但哈桑尽管蒙受冤屈,却为了维护小少爷的声誉,默默扛下了本不属于他的罪责。
哈桑的忠诚是坚定的,就像一只结实的风筝。而线轴却掌握在阿米尔手中,维系其中的只有一根脆弱的风筝线,放得越高,越脆弱易折。单纯的哈桑只知道无条件给予,却不知自己已经被阿米尔的自尊和懦弱越放越高,最终只会不知去向。
人性是复杂的集合
故事置身于战火之中,战争的背景让人性特点得到进一步放大,也让情节更加震撼人心。
人生经历塑造人性。从父辈起,人性的复杂就蕴含其中。
父亲是个出色的商人,作为上流社会的代表,他有成功人士的狂妄,使他得以不向任何权势屈服,勇敢而足智多谋。正因如此,他会认为自己情感丰富的儿子优柔寡断,认为他钟爱的写作没有丝毫出息。
同时,父亲对自己犯过的错误又有深刻的反思和歉疚,他犯下的错导致自己无法承认哈桑的身份,却将歉疚化作严格和愤怒,投向阿米尔。他对阿米尔的不满,在阿米尔和哈桑身上又像蝴蝶效应被不断放大,最终为他们的人生带来了悲剧性的后果。
阿米尔性格懦弱,从小多愁善感,有着强烈的自尊心。他视父亲为榜样,但他在自己受欺负时不敢声张,目睹哈桑受辱却忍气吞声,内心的懦弱使得阿米尔难以直视自己的过错,只能逃避他内心罪行的谴责。
但随着年龄渐长,阿米尔又有了刚毅的一面。他本性善良,营救哈桑的儿子索拉博时,他义无反顾;面对塔利班的殴打和移民局的质问,他没有逃避;他坦然地将曾经的过错公之于众,终于学会像父亲一样,以善行洗涤罪行。
哈桑的一面是奉献和爱,他谨记自己只是一名仆人,对主人忠心耿耿,忠诚得甚至失去自我,承担一切后果都在所不惜。
他的另一面则是隐忍,为了维护主人的体面和尊严,他甘愿承受莫大的屈辱,不计后果地默默承担所有的罪责,甚至把这种隐忍带给了儿子索拉博。
索拉博有着与同龄孩子不同的世故和深刻,他深知这个世界的霸道和欺凌,只能以沉默的方式,“对生活曾有过的黑暗忍气吞声地照单全收”。
你爸爸是被拉扯成两半的男人。拉辛汗在信里这么说。我是有名分的那一半,社会承认的、合法的一半,不知不觉间充当了父亲歉疚的化身。我看着哈桑,阳光打在他露出缺了两个门牙的笑脸上。爸爸的另一半,没有名分、没有特权的一半,那继承了爸爸身上纯洁高贵品质的一半,也许,在爸爸内心某处秘密的地方,这是他当成自己的真正儿子的一半。
为我们,千千万万遍
人们穷其一生,就是为了完成对自己那些亏欠情感的救赎。
父亲的深切自责带来了真正的善行,他施舍穷人,建了恤孤院,把钱给有需要的朋友。
哈桑默默地隐忍,傻傻地奉献,他对主人无条件的忠诚,是他对亲情和友情无条件的爱。
为了弥补对父亲和哈桑的亏欠,阿米尔最终踏上了那条自我救赎的旅程。他毅然回到童年的家中,调查所有的真相,又义无反顾地挽救索拉博于水火之中,不惜被塔利班打成重伤。
自闭的索拉博在看到风筝的那一刻才露出的微笑,才让阿米尔觉得自己实现了这份情感的救赎。而他深知,这种救赎没有尽头,为了自己,为了父亲,为了哈桑,还有千千万万遍。
感恩,传颂,铭记,缅怀。人们用千千万万种方式,偿还别人赐予的柔软感觉,弥补亏欠的情感,传递世间的善行和爱。复杂人性中的自我救赎,应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哲学要旨吧。
《追风筝的人》以第一人称视角,从主人公阿米尔出发,讲述了他历经半生的动人故事,让人们在感受小说人物和情节魅力的同时,身临其境地体会阿富汗文化的独特价值。小说成功塑造了一个拥有纯洁心灵和美好人性的世界,也借战争的背景,表达了深刻的人道主义关怀及对和平生活的希冀。作者擅长在冷峻中深入思考,对人性的把握和描写精当准确,是一部值得不断回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