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还有一个话题是不可少的,那就是喝酒,这里把话题拉长,抽烟喝酒通常连在一起,过去通常说烟酒不分家,一个人走入社会,成为一个社会人的标志就是开始和烟酒打交道,烟酒的好处坏处都没有想过,从学校到社会,学着做个社会人,烟酒是社会环境里必须有的东西,其实接触烟酒在进入社会之前,家庭里有抽烟喝酒的长辈,所以对于烟喝都不陌生,家里和社会开始对你抽烟喝酒默认了,也就说明自己长大了,人有时候也很奇怪,抽烟喝酒对于人是这么个标签,所以从中学毕业,毕业如果有毕业同学餐,桌子上烟酒也都有了。
过年这几天走亲戚肯定要吃,饭桌上一定很丰盛,现在抽烟的人少多了,人们的健康意识强了,抽烟快成了个个人的事,有抽烟习惯的人自己抽,也无须来回让人,餐桌上喝酒的习惯和过去差不多,无酒不成席。无酒席不欢。
谈吃饭我们通常用席面,上得了席面,席面和场面是相通的,吃饭自古就是个大事,这里的吃饭指席面,吃饭的过程中把事情就谈妥了,酒在这个席面里是个重要的东西,把酒言欢,推杯换盏可以提起席面的气氛。
有些人喝了一辈子酒都有酒隐了,周围大概就有这样的友人,从喝酒的历史来说,中国有悠久的酒文化,但是对于酒文化也还是一知半解,酒文化这个概念太大了,这里说一些具体喝酒的小事。
我参加工作没几年,遇到了朱溶基改革,我和单位大多数人一样就下岗了,下岗的那一天临了离开单位之前,单位里都有两好叁好的小群体,我们几个关系好点就在一起吃了一顿下岗餐,基本上都凑一桌了,有几位年龄大点的同事,其实也没多大,不到四十岁的年龄,大家都喝了酒,和我年纪差不多的还没觉得下岗是什么事,几位岁数大点的同事吃着喝着就有点喝多的迹象,那一天坐了很长时间,在一起聊了很多,具体得已经记不清了,光记着有两个年龄大点的师傅都落泪了,大家几乎都喝醉了,在饭桌上坐得时间长,临别时酒先后也醒了,大家各自回家。
过了五六年,过去工作的单位是自己最年轻时带着理想般的心态准备开始的地方,虽然下岗但是还留心那里的情况,不好的消息传来了,和我们最后喝酒的那桌人里几位年纪大点的生活都遇到了麻烦,其中两位毁在酒里,整天喝得烂醉,和老婆离婚了,经常喝得不醒人事,醉后就睡在街上,或者就是喝多闹事,打人或者被人打,让人听到唏嘘,又过了一年听说一位死了,一位失踪了,像他们这年龄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了,工作出了问题,一下子没有收入来源,四十岁左右转行又不容易,人常说隔行如隔山,出去重找工作碰的壁可能让人汗颜,下岗都是那几年的事,一下子出现了那么多下岗职工,换工作哪有那么容易,多少家庭都是硬扛,吃老本,四十岁左右的人有孩子上学的问题,如果老婆也是下岗职工,当年的情况不是如果是现实,这个时候一家人怎么过啊,当年自己年轻,没成家,也试过很多次应聘,挨过不少白眼,对自己打击很大,以后都落下个病根,遇事总是觉得自己这方面或者那方面有问题,自信心很重要,这个东西被别人撕来撕去,太不好受了,心里面痛苦,几乎有种被被摧毁感觉了,以后至少有几年的疗愈,我当年年轻一身轻都觉得那么的艰难,那几位师傅的生活状态就更难了,他们是男人,一家人的支撑,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大家都喜欢把自己好的一面展示出来,这么一点拿得出手的好的一面背后有多少不背人知的狼狈不堪和无可奈何呢,这一明一暗是完全不对等的,自己该背书的地方多了去了,男人遇到这样的生存变故的心理压力该怎么排解,喝酒是个法子。首先它解决了当前的问题,喝酒上头,人把许多现实中的事情先抛开了,那个历史阶段,这样的家庭肯定不少,几年时间家庭状况调整不到位,过了这个坎的人不愿意提这个时期,没过的就像我的两位同事一样成为悲剧结果,那个已经确定死亡的同事最后阶段就是在酒的陪伴中解脱了。
有些坎人是过不去的,人们只有通过妥协才能绕着走,人生靠鸡汤不现实,日常生活就是苟且,人们都是在夹着尾巴做人,洒脱是个情怀,在日常中不多见,营营苟苟中我们就需要一些治愈性的手段,酒在生活中就起了这个作用,说它消极也好.,或者别的非议也罢.它可是人类的陪伴,有几千年的时间了,它的好处应该也不少吧。酒有个落地的阶段,在落地之前,酒是不入百姓家的,百姓文化里面通常是柴米油盐酱醋茶,酒不入列,古代还有个官家文化,里面有琴棋书画诗花酒,只有官家玩这类东西,官家玩时就讲究了,在这些东西上面大作文章,就出来了繁杂仪式,如果西方文化里面的建构,在仪式感里找到这些元素意义感,几千年的玩法沉淀传承酒文化就有了,然后就有个来到民间的过程,起这个传递的就是民间祭祀的那几位酒神,酒有具体的人格神了,老百姓祭祀酒神了,酒在民间也出现了之前酒作为官家祭祀文化里重要的东西,老百姓是接触不到的。
现在酒的品类太多,喝酒者通常都提及个酒量,以酒量评价这个人喝酒的程度,人天生就是种竞争存在状态,拼酒量是酒桌上常见的现象,一般说酒量都是用白酒来评价的,比如说半斤酒量,一斤酒量,喝酒的人其实都有个心理预期,比如说自已平时能喝三两,自已的心理意志可以让自己喝到六两,喝酒可以超预期地实现意志的体现,这样的感觉很好,平时十成的事情只能办到六成,各种不满意评价让人很伤心,只有喝酒的状态是放大的,这就是人喜欢于酒的情绪感觉。
人们常说品酒,酒前面加了个品字让人感觉有高度,有时吃饭时和别人也聊起喝酒,没见过有几人说出个所以然,酒本质上每个人喝进口都是一样的东西,关键在于喝酒者对于酒前面这个品字的意义解释,酒入口的过程,就是个称作酒的这个物进入到人的口中再入喉入胃,这个物体到胃的这个过程,喝者怎么描述,描述的细致入微就成了品了,说到底还是个讲故事,看谁的故事讲的精彩。这就成了一种知识储备的能力的展示。品的是围绕着酒的知识意义。
年轻时都喝醉过,自己有一次喝多的经历,记得有个伤痕文学时代,喜欢看书的人都会被带情绪,不看书的人也就没这么个体会,刚从学校出来入职还有点学生气,所以看了几本书,也有了一种悲苦的情绪,人生不来几次醉就不是人生,在醉里还要有几分悲情的感触,下班后几个小青年在一起在一个小酒馆的门口的桌子前坐下,当年饭馆出售散装啤酒,一人高的啤酒罐,和现在给饭店供应煤气的大号煤气罐一个尺寸,一般馆子立在门口显眼位置,当年兴喝这种酒,用它作招揽,也没叫什么菜,小店卖杆面皮,几个人围着杆面皮就喝上了,那一天别人都没事,我有点故意往醉的喝,一杯酒几口就完了,喝得快,喝得急,几杯下肚之后觉得差不多了,心里突然觉的无聊,就起身告别离开,骑自行车回家了,回家的路上酒劲上头在路上骑不住车子,骑上去把不住车头就倒,来回几次,最后只好推着走,一路上s形走着,周围车辆和行人见到了都在避让,醉醺醺的自己突然来了感慨,人生在世,不来几场醉生梦死的情绪,这会儿不是在醉生体验,S型推自行车走还觉得自己有几分狂娟,此路是我开似的,那是个夏季,突然间天色大变,乌云压顶,雷震雨劈头浇下来了,马路上出现了一副奇观,只有我一人推着自行车走,雨点子打到地上水花飞溅,我的状态是酒劲更上头了,当时有个声音在提醒自己。千万要撑住。不敢停下,倒下,如果倒下可能醉得不省人事了,这么大的雨就要被浇死了。也不知那来那么大的意志力,顶雨推车还有一种悲状,就这样坚持推着向前走,最后怎么到家都不知道记不起来了,这次喝醉的经历一下子有了醉悲的味道,我的这种醉悲和文学里的醉悲相去甚远,远不能山寨伤痕,这都是自己娇情的小情绪,过年说喝酒就到此了,今天都初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