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和朋友在一起聊天,其中聊到了我们未来的发展道路和人生规划。
朋友硕士毕业后出来工作,先去考了公务员,后来去了大都市做销售,再后来在一个教育培训公司做公务员的课程培训。所以相比在象牙塔里面呆了二十多年的我,他见得世道比我可是多的不是一星半点儿。我问他,按照你的经验来看,我跟我对象毕业后应该如何选工作比较好呢?
他说,你两毕业以后,无论在哪,做什么工作,日子应该都是过得去的。不过他建议女生去政府机构或者事业单位,男生嘛,相比较女生,去哪都是可以的,待遇应该不错。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女生读书出来已经三十了,相比去其他地方,政府机构以及事业单位会对女生公平一点。我瞬间明白了:
生活最残忍的真相莫过于此。当你靠着不服输的精神,一路披荆斩棘二三十年,想用双手去争取自己的那么一点幸福的时候,你突然发现,因为你是女生,所以有些你不值得,甚至连个机会都没有。试问,还有什么比这个更残忍的呢?当然有,比这个真相更残忍的是,你是身处在提倡女权主义,提倡男女平等,并且在家庭中、在工作中、在社会中已经充当了重要角色的21世纪。还有什么比这个更残忍的呢?当然有,古代有些父母因为孩子是女孩而抛弃荒野,现代有些父母因为孩子是女孩,而不加重视。在部分父母眼里,儿子就是心头肉,百般培养与呵护,女儿就是迟早要泼出去的水,养活她长大已经算仁至义尽。
最近热播的电影《我本是高山》很火,是以张桂梅校长为原型的传记片。作为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的她,扎根云南贫困山区40多年,推动创建了中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2008年建校以来,帮助了1600多位女孩圆梦大学校园,为学生留住了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她说,“一个接受过教育的女娃,能够影响三代人。”然而在我看来,张桂梅校长的最大贡献不是给了这群女生接受教育改变命运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这些真实的事情时刻提醒着我们,山区女生也是可以上学的,也可以和男生做的一样好的,女性也是可以顶半边天的,她们需要的是和男性同样的机会。
微博上最近有个话题:【农村女性的晚年,老无所依】,提到在中国超过1000万的农村老年人口中,超过半数农村女性生活倚赖其他家庭成员,围着灶台、农田、土炕操劳一生。我们必须得承认,中国何止1000万的男性在工地上摸爬滚打,在外卖的小电驴、快递的三轮车上奔波劳累。然而,残酷的真相是,当面对同一份工作机会时,工作人员不会问男生:你结婚了么?你生小孩了么?你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之间的关系?等等。哪怕有时候工作人员自己本人就是女性。
所以,女性面对如此的残酷真相,她们能做的是什么呢?作为男性的我们,能做的又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