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功能
1. 环境的本性和意义
如果一个人会随着某些东西的变化而变化,那么,这些东西便是他真正的环境。
环境是由那些促进或妨碍、刺激或遏制一种生物特有的活动的条件构成的。
2. 社会环境
如果一个人的各种活动与他人发生了关联,他便拥有了一个社会环境。
社会媒介既不直接地灌输某些要求和观念,也不只是培养某种行动在纯粹的肌肉运动方面的习惯。
社会媒介教育人的原则是:创造条件,从而激发某些外部可见的行为方式,这是第一步;使个体成为联合活动中的分担者或伙伴,让他意识到联合活动的成功就是自己的成功、联合活动的失败就是自己的失败,这才是最终步骤。
3.社会媒介的教育意义
社会环境通过让不同的个体参与到能唤醒并强化某些冲动、具有某些目的并要求承担某些后果的活动中,塑造出他们在行为中的精神倾向和情感倾向。
4. 学校作为一个特定环境
成人们若要自觉地控制未成熟者接受何种类型的教育,唯一的方法就是控制未成熟者的环境,即他们在其中行事,从而也在其中进行思索和感受的环境。
只要一个共同体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它自己领地以外和当前这代人以外的东西,它就必须仰仗既定的学校机构,以确保它所有的资源都能得到充分的传递。
学校作为社会交往的一种特定模式而被建立起来已处理这类事情的。
称为学校的社会机构,其第一要职就是提供一个精简的环境;第二,学校环境的责任是尽可能清除现有环境中各种不足取的特性,以免影响孩子的精神气质;第三,学校环境的职能在于平衡社会环境中的各种要素,负责让每个个体都有机会摆脱他所从属的社会群体的局限,进入具有更广阔的环境的生活较集中;学校还具备一种职能,即协调个体所参与的各种不同的社会环境对他的性情倾向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小结:青少年态度和性情的发展对持续发展的社会生活是必不可少的,但不可能依靠信念、情感和知识的直接传递,而必须一环境为媒介来实现。
这个特定环境有三个比较重要的功能:
1.精简和安排人们期许其发展的那种性情的各种要素;
2. 把现行的社会习俗净化和理想化;
3.营造一个更为广大、更为平衡的环境。
思考:环境造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