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有这样的烦恼呢?
立誓要减肥成功,风风火火地去办了张健身年卡,却从开始的每周去2次慢慢变成一个月去两次,到现在一个月都不见得去的了一次。马甲线不仅没练成,还多了一圈游泳圈。
说好的要学好英语,这大半年都过去了,背单词app每月打卡就稀稀拉拉的几天,看着带翻译的美剧傻乐,完了还安慰自己这是在语言浸泡,是在学习呢。
发毒誓说每天十二点钟前就上床睡觉,到点了你又刷着微博、看着综艺一遍一遍地对自己说再玩十分钟就睡,再回过神来时发现时间已经指向一点半了。
作业明天一早就得交,心想着要在十点钟之前写完,早点睡觉明天得早起。可结果却是到了十二点才拿出作业开始奋笔疾书。
你总以为对于拖欠的负罪感会激发你的行动的动力,却每次都又败下阵来。
你说这拖延症都深入骨髓了,该放弃治疗吗?
我觉得你还可以抢救一下。
我,一个万年老拖拉机,在这场与拖延症的拉锯战中,查阅很多科学方法,在自我摸索中渐渐在这场战争中占了上风,不断向自己定下的目标靠拢。那种被拖延症击败的挫败感,被搁浅的目标带来的精神折磨已逐渐被我甩在身后。因此,我想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大家,让更多人走出被拖延笼罩的阴影下。
一、是什么让你变成拖拉机的呢?
1.恐惧任务完成的困难程度
面对那些工程量较大,完成较困难,不知道要花费多少时间精力的任务时,我们开始趋向于抵触去实行,趋向于去逃避。随着拖延时间线的拉长,拖沓带给自己的挫败感会进一步阻碍我们去实行的动力,往往到了最后期限才被迫行动。
2.注意力分散
当下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知识碎片化、精神文化娱乐化。媒体都变着法子吸引我们的眼球,这使我们的注意力被极大的分散,一旦你从工作状态中抽离出来,再回到专心致志的状态就变得十分困难。
当你好不懂容易下定决定开始做手中的工作时,这时一条微信消息弹了出来,回完消息一顺手就点开了朋友圈,刷朋友圈带给你的愉悦开始引导你去点开微博,这一不留神半个小时就过去了。你重新打起精神,没写几行字,又回味起玩手机的轻松愉快,精神的痛苦会让你趋向于把注意力放到更简单的事情上。最终你决定“那就再玩半个小时吧”。
3.追求完美,认为只有从零到一才能称为完成。
很多人都有一种近乎强迫症似的追求完美,只要制定的目标没有完全完成就全盘否定自己,并且在这种负面反馈中越陷越深。你开始觉得自己是一个一事无成的人,这个任务是不可能完成的。
你制定了一个阅读计划,每天读30页书。你第一周平均每天能读25页,第二周有各种各样的事情耽搁你,你决定把阅读计划放一放,平均阅读量降到15页。你开始觉得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每天读30页书实在太难了,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目标,一个月不到你就搁置了你的阅读计划。但事实是就算你每天只读五页书,一年下来你也会有很大的积累量。
二如何成功战胜拖延症?
1.克服心理设限:将抗拒因素变成行动的动力
思考你计划完成会达成什么目标,如果拖延的话会带来什么样的情绪和行为后果,如果目标完成能给你带来什么好处,并将其作为推动你实行计划的动力。
比如你计划今天上午复习,可一学期都没听过课,得把整本书自学一遍。“这也太麻烦了吧!先玩一会手机冷静。”这时你可以先思考一下如果现在玩手机,今天上午就会浪费一半的时间,而且下午可能会重蹈覆辙,考试前可能就复习不完,那你不仅得熬夜复习而且还有很大的可能性会挂科。但如果现在就抓紧时间学习,目标完成的成就感会推动你下午继续认真学习,那么在考试之前可以把所有内容复习完,所有的内容都有掌握了就可以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所以现在学习=取得好成绩,这样想你是否就有更多的动力去学习了呢。
2.细化目标
我们拖延,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们觉得完成一个目标很困难。但如果我们把一个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易实现的小目标,当你面对的是一个一两天就能完成的任务时你的恐惧感就回去消散很多。
具体步骤以思维导图呈现:
比如说,你想在一个月内学会英语语法。那可以把目标细分为:学会初级语法(5天)、中级语法(10天)、高级语法(15天),再将学会初级语法的目标细分为学习词性(3天)、句型(2天),再继续细分到每个50分钟该做什么。当一个大目标被细分到每天每个小时,其实施性就高很多,打败拖延症也就不再困难了。
3.奖励机制
在你给自己设定一天的计划的时候,可以再附上对计划完成的奖励。完成任务的成就感加上奖励带给你的愉悦感能对你下一次实行计划起到推动作用,而且这种做法能够使你在做事的时候更高效的做事,玩的时候毫无负罪感的玩。若你爱玩游戏可以奖励自己2个小时的游戏时间,若你爱看电影可以让自己去看场好电影。当完成一个大目标时,可以奖励自己一样一直很喜欢但是舍不得买的东西。
简而言之,方法就是转变思维—目标细化—正面反馈,看到这里相信你已经知道接下来如何去打赢这场抗拖战了,希望该文章能帮助你抗拖胜利。
若文章有帮到你,那就给我点个赞鼓励一下我吧~
我是刺刺cc,专注于个人成长干货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