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们信阳点团队84期读书会,由于有老师上课的冲突,所以说由我来主持这一期的读书会。
这次读书当中读到,有些时候,当发现学生的学业成绩退步的时候,老师总会相当主动的关切和训诲,或者是积极的提供学科辅导和读书方法,可是不少老师发现自己单方面的热情付出其效果,不如预期中的显著,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因素不仅仅是学生不够用功、会不会读书的问题,孩子的情绪状况往往是更为重要的关键所在。
我们说青春期的孩子大脑的发育并不完善,往往是由情绪脑当家作主。所以说,孩子经常会出现:情绪不稳定,无缘无故的发火,或者说因为情绪的困扰,而无法认真的投入读书;或是跟老师、同学相处的时候,往往会因为情绪不稳定而引起更多的冲突。
常见影响学生读书情绪因素,有以下几种。
1,老师的态度。有些老师对学生的成绩有相当高的要求和期许,对于成绩好的学生会百般肯定和重用,对于成绩不佳的学生有忽略、指责和羞辱的行为,导致学生心理不平衡。
2,家庭的压力,家长对孩子的期待过高,语言态度上的指责羞辱,或是表示相当的难过和失望,或者家庭发生变故,家庭条件无法提供适当的读书环境,都会给孩子很大的压力。
3,人际困扰,班上同学因为成绩而产生的恶意竞争,学生个人的人员受到成绩效应的左右等等,都需要学生的费心思来处理。
4,两性因素,由于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情窦初开,如何认识和结交异性,恋爱,恋爱中的吵闹,分手,同性恋,性骚扰,等等会引发学生的情绪波动。
5,挫折与迷茫。一些学生对自己的学业成绩,是有不当的期待,不是过于力求完美,要求自己名列前茅就是妄自菲薄,认为自己跟不上别人,干脆放弃算了。
6,不当的自我价值来源,有太多的学生把学业成绩当作自我评量的唯一标准,设定自己功课要好,人才会有价值,否则就会认为自己没有存在的意义。
7,无法确认读书的意义和重要性,在遇到挫折时学生会怀疑,读书究竟有什么意义,人为什么要读书?太多读书的意义是别人给的,而不是学生自己建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