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职业、事业与爱好:我见过千万富翁天天当众扫大街》
作者:曲润琏
时间:20180805
职业、事业、爱好特长、生财之道,这四者,如果一致起来,一般认为是人生幸事。但细分析起来,也不尽然。
职业,是这个社会发给自己的制服。多数人的职业,是差强人意的,甚至是被逼无奈的,谋生手段而已。从事某职业,就是所谓的上班;而上班一般只解决身份问题,表示自己不是黑户,不是游离于这个社会之外的二流子、无业人员。在此基础上,上班还能提供温饱。
事业,是有志者想在一生中,留下点痕迹的那个领域,一般有个不易达到的目标。多数人,是没什么事业心的,也就无所谓事业。少数人有事业心,有目标,这部分人,在人生谢幕前,能够最终达到目标者、或者接近达到目标者,被人钦佩;而人生谢幕前距离目标十万八千里者,一般认为那不是客观目标,那是镜花水月,其人所怀者,也不是什么事业心,只是不切实际的野心。
爱好与特长,是那种发自内心的喜爱,猫对鱼的喜爱、狗对骨头的喜爱,同时猫也擅长偷腥、狗也适合啃骨头。很少有人没什么爱好。打扑克,搓麻将,钓鱼,打游戏,看书,吸毒,养花养狗,色,琴棋书画,都算爱好。多数人的爱好,都有一定特长在里边,否则一次次打击自己信心,也就难以持久喜爱了。爱好往往与职业和事业无关,因此常叫业余爱好,有“8小时以外”之说。好之者乐之者,执着而有巧思,创造性强,所以有老先生说过,“人的差距在于对业余时间的支配上”。
生财之道,是在这个社会上,解决了温饱之后,追求更加富裕的手段。比较常见的是炒股,炒房,收房租,等等。
以上四者,基本一致者,多数可以获得巨大成就。
比尔盖茨,职业是计算机公司工作者,事业是计算机领域创新突破,爱好是计算机,生财之道也是它。
鲁迅,职业是作家,事业是通过文章传播思想,爱好是写作,生财之道是稿费来源。
周星驰,职业是演员,事业是演艺突破,爱好是演戏,生财之道是演艺收入。
……
不一致者,更多。
《三体》作者,大刘,职业是工程师,后来的事业是写作。
烧伤超人阿宝,职业是医生,看起来现在把自媒体宣传科普和个人观点当成事业了。
这类人,其事业跟爱好特长及生财之道,是相合的。他们的事业,慢慢会成为他们将来的真正职业。看样子,他们只不过年轻时入错了行,后来靠努力,更正了自己的职业。但是,跨界带来的好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压力,可能恰恰是他们后来成功不可或缺的。不是有“感谢贫穷”一说吗。
这个世界上,更多的人,渐渐把职业当成事业来经营,哪怕这职业并非自己的初心。男怕入错行,可是真正入对行的,有多少呢。
更更多的人,是无所谓事业的。他们的职业是解决谋生的手段;生财之道只好靠投机心理和行为,比如P2P理财、炒股、彩票之类;爱好,是一种缓解心理压力、消磨时间与意志的放松活动,而已。岁月静好,静待死亡。
反差比较明显的,是生财之道与其他三者的矛盾。比如曾有“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导弹专家的职业、事业、爱好可能都围绕着导弹,但一度收入跟“捣蛋”专家、无业游民差不多。古时,这类例子更多。杜甫儿子饿死,同时朱门酒肉飘香,于是杜甫只好告诉自己的鼻子,这香味其实是臭的。孔子赞颜回,安贫乐道,但颜回早逝,跟贫苦过度无关吗?
我身边有两个例子,让人感叹。
一个是城郊拆迁,原村民们分得多套房,家家差不多是千万富翁。之后,几年来,我天天能看到好几位“富翁”,早晨换上脏衣服,在这个新建的居民区里,扫大街,清理小广告,工作完毕,再换上干净的衣服,开着豪车四处炫耀。他们缺乏其他的谋生手段,生财之道目前是收取房租,但职业,仍停留在他们是农民的时候。听说,鄂尔多斯,曾经也有这类例子,有暴富者天天开着宝马车去超市当营业员,虽然超市发的工资,不够宝马车每月的油钱。
另一个例子是,某大学的教授,教书育人之余,把人生的大量精力放在公益事业上面,比如慈善义工,无偿献血,安乐死等。似乎这才是他的事业。这是一位能折腾的人,不愿此生碌碌的人,勇于探索人生意义的人。虽然最后我们都免不了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但是,活着,总要有点事做,有点追求,不是吗。大家身在狱中,明知傍晚死神要来敲门,但是,如果现在身子有点紧,只管活动活动关节,松松筋骨,甚至打一套太极拳也未尝不可。即使明天是世界末日,今天我也可以继续种我的苹果树。
ports_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