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真的了解自己吗?我们通过思考做出的决策都是理性的吗?
先看例子:一次危难中可能会有900人面临死亡,下面有两个方案。
方案一:
A:有300人会获救。
B:有1/3可能救900人,2/3的可能一个人也救不了。
你选哪个?
方案二:
A:有600人会死。
B:有1/3的可能没有人会死, 有2/3的可能死900人。
你又选择了什么?
我相信大家和我一样,我的选择:
方案一:A 救300人;
方案二:B 有1/3的可能没有人会死, 有2/3的可能死900人。
细心的朋友可能看出来了,方案一和方案二是一样的,只是表达方式不一样,那我们的选择为什么会差那么多呢?
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
现在,用抛硬币打赌。
如果是背面,你会输500元。
如果是正面,你会赢得750元。
这个赌局吸引人吗?你想参加吗?
当人们听到这个赌局,“输”、“赢”、“500”、“750”这几个关键词就会在头脑中盘算划不划算。
这个“划算”就是“得与失”,尽管在概率都是1:1的情况下,这个赌局的预期值显然是有利的。
但是大部分人不会选择赌一把。
这是为什么?
因为在作出选择之前,人们必须平衡得到750元的满足感和失去500元的失落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对失去500元的恐惧比得到750元的愿望更强烈,即“失去比得到给人的感受更强烈”,因此人们往往会规避损失。
那怎么样做,参与的人才会更多呢?有人说,至少赢面要1000元才可以。
我们心中是不是也这么想?赢面给多少你才愿意搏一把呢?在我心里,赢面也必须在1000以上。
这个问题说明:得与失在人们心中的分量是不对等的,这个名词叫做心里账户。
这也是《思考,快与慢》中提到的"厌恶损失"。
在没有这些例子之前,第一个例子中,能救300人的时候赶紧救呀;要死很多人的时候,都要死那么多人,何不拼一把希望呢。
这么选择是因为,在得与失都可能出现的赌局中:
1 选项正面确定时,损失厌恶会起作用,让人极力规避风险,所以选择了A;
2 在反面且不确定选项时,损失肯定会有和可能会损失更多的选择中,会引发冒险之举,选择了B。
我完全没注意到:同一个问题,同样的答案,表达方法不一样,我却选择了不同的答案,我却以为通过我缜密的思考,选择了理智的答案。
我今天的目的呢,是推荐书的,上面的案例和结论都来自一本书。
这本书叫《思考,快与慢》,作者丹尼尔•卡尼曼是现今在世的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他因对判断和决策制定的理性模式提出挑战而荣获2002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有人说:凡是对人类行为或投资感兴趣的人,都必须读读卡尼曼的这本书。
书里面讲人的大脑是如何思考,这些思考机制引发了什么心理学效应和直觉缺陷等等,很学术但却非常有用的知识。
看过其他书籍或者《穷查理宝典》的人都会发现,很多人都大量使用了《思考,快与慢》里提到的知识,并且很多商人通过运用书里提到的决策框架,有效的设置交易结构,达到商业目的。
由此可见,这绝对是一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书!
书很难理解(我也很头疼),但不容错过,认识自己,避免人云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