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6岁了,还在看鸡汤?
说实话,这类的文章已经被我摒弃多年,因为从小到大,不论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还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等等,现在都可以用一个词形容“鸡汤”。
对于心灵鸡汤这个词,百度百科是这样解释的:
“充满知识与感情的话语”,柔软、温暖,充满正能量。心灵鸡汤是一种安慰剂,可以怡情,作阅读快餐;亦可移情,挫折、抑郁时,疗效直逼“打鸡血”。大众化口味,励志化包装,快餐式文本,无需动脑就可脑洞大开。
百科这样的解释,还是很中肯的,曾经我对鸡汤的解释为“假,大,空”
因为,那样的道理,那样的话人人都会说。从小,妈妈就教育我们,要坚强,可是什么是坚强,如何做到坚强,摔倒了不哭就是坚强吗?没有人告诉我们。直到长大,我们发现,没有眼泪,并不代表坚强。
小时候,总觉得只要努力学习,便可以过上想要的生活,长大了才发现,努力学习的结果还不如嫁个好老公。于是,你得到的鸡汤不再是努力学习,而是去嫁个好老公。
后来的我们渐渐成熟,突然发现,那些鸡汤,不过是以成功人士的成长历程作为参考,去给你指引方向,而这所谓的成功,却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现代社会,大都将有钱作为成功的终极目标,却忽视了社会是个综合体。
纵观世界,我们每个人都是成功者,只是看对比对象是谁罢了。
离开鸡汤,我的生活似乎变的更好了。拿着5000元的工资,每天穿梭在公司与家之间,闲暇时与几个朋友逛街,看电影,聚聚餐,生活惬意而自由。
直到我26岁。
26岁对一个女生而言,意味着你的眼角开始长细纹,意味着你周围的人逐渐走入了婚姻的殿堂,意味着单身的你开始受到家里的催婚,意味着无休止的相亲……
我也不例外。
对着镜子,细数着眼角的皱纹,突然明白了保养是多么重要。于是赶紧去搜罗保养得眼霜和精华。但是当看到价格的那一刹那,我傻眼了,因为对于我目前的收入来说,实在太贵了!!!而且这类东西并不是一瓶便能解决,是个长期不能间断的过程。
我对着工资条,开始发呆。
也是在同时,周围人逐渐脱单,家里便也着急起自己的终身大事来。只是见了一个又一个的相亲对象,却没有一个自己能看的上。于是便同相过几十个男生都无果的朋友抱怨。同事说,现在,你知道你在你的介绍人心中是个什么样的人了吧!
高中的死党在北大读研究生,同样的问题向他抱怨,他的回答更直接“知道为什么你找不到对象吗?因为你不够优秀。因为你蜷缩在你那个舒适圈不肯跳出来,你周围都是与你一样的人,你又凭什么指望他们去认识优秀的人呢!”
我开始反思。
过去,我也是个有梦想的人,我喜欢曹文轩,喜欢贾平凹,喜欢严歌苓,我喜欢小说,喜欢文学,喜欢诗歌,甚至曾经也发表过一些文章,我梦想着有朝一日能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写手。
只是,从什么时候我开始不再提笔,从什么时候开始,我脑袋空无一物。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的笑只是单纯的笑,不再有激情,不再有成就感。
我自以为是,总觉得自己入社会三年,懂了很多,错将珍惜当下理解为不思进取。
今日回家,看到正在上高三努力拼搏的弟弟,突然想到,十年前,自己也如此一般。
这一生中,我们总是听到很多教诲和道理,或者是听的太多了,总是将它视而不见,直到最后幡然醒悟,才明白,这些鸡汤不是凭空而来。
那句天道酬勤真的是对的。
26岁的我,重新拾起了鸡汤,我不建议将鸡汤当良药,但是作为调味品,它还是可以给处于舒适圈的你,给处于迷茫期的你,一点点安慰,和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