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应。感觉小宝就是那只南美洲的蝴蝶。鳌拜、陈近南、康熙、老皇帝、大明公主、吴三桂等VIP人物,小宝都碰上了。我喜欢阅读小说,因为小说可以虚虚实实,可以犹抱琵芭半遮面,可以给人带来思考。小宝在小说中再怎么胡闹,也改变不了重要史实的结局。对于乔峰来说,自己最好的归宿,莫过于保持边境和平。小宝最厉害的武器莫过于那张三寸不烂之舌。俗话说,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小宝深谙这个道理。如果我是乔峰的兄弟,就不会让他以悲剧而谢幕。一个人怎么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不是主观上看他的武功有多么高,而是看他客观上能否推动历史的进城。在金庸的小说中,男一号的武功,要属我最低了。但是我的知名度足可以排在二甲之上。这倒不是因为我的颜值高,而是我办事能皆大欢喜。小玄子不再是小玄子了,一个时代的终结;师父,请受小宝一拜,一个时代的开始。
铁打的少林寺,流水的蛇。少林寺在金庸小说中的地位,相当于现在的北大。提到蛇,有人会吓得晚上睡不好觉。但是在某些亦正亦邪的武林人士眼中,蛇是进攻的剑,也是防守的药。欧阳锋、蓝凤凰、何铁手、金花婆婆、金蛇郎君、洪教主等大咖莫不视为自己的图腾。少林寺,武术爱好者向往的地方。记得儿时看电影《少林寺》,知道少林寺有个规定:不收复仇之人。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许多“病患者”把少林寺看做“三甲医院”中的三甲。有了头痛脑热之类的病,都愿意让名医把把脉。有压力就有动力。少林寺,兵分两路,一守一攻。守,是为了精益求精;攻,是为了琅嬛玉洞。
厚积才能薄发。千年的沉淀才能生出不染的荷花。段誉从文弱书生蜕变成六脉神剑,由世子升为皇帝再出家为僧;虚竹,萧峰的父亲萧远山复仇所赐,海市蜃楼般的与父母相见,见不如不见,不见又不甘心,听过二泉映月的人知道,阿炳一生波澜起伏,幼时丧母,后跟着师父学艺,直到师父临终前才知道自己原来是师父的私生子,老天为什么对我如此不公,遂自暴自弃,我不能拿父母的错误惩罚自己,在《权利的游戏》中,琼恩·雪诺作为私生子,在与青楼女♀的邂逅中,没有突破底线,就在于下棋时,多考虑了一步,悲剧不能一再重演。鹿鼎记中,九难教阿珂似是而非的武功,再让他刺杀其父吴三桂,这或许是阿九公主尘缘未了的表现。阿九出家为尼,武功却是道家之流。人生就是这么无奈。悟空启蒙恩师是道家,成长师父却是佛家。既来之,则安之。敢问路在何方?路就在脚下。阿九曾感叹,逝者如斯夫。一切就在昨天。袁承志在她的心头荡漾。有缘无分。看着自己刚收的徒弟小宝,心里充满着感激。百姓渴望和平,不喜欢战乱。国在,心在。
三百六十行,每行都有自己的兴衰史。就拿演员来说,如今的地位与小宝所处的时代根本无法比较。一般的,看书,只有达到“走火入魔”的境界,才能与作者产生心灵的沟通。演员的作用在于把自己对剧本中人物的感触,通过电视、电台等媒体表现出来,带给人们欢乐、思考。鹿鼎记中,双儿的作用相当于小宝的“白细胞”-吞噬细菌,抵御外敌。陈少霞曾演过陈小春版的双儿,也演过吕颂贤版的岳灵珊。巧合的是,双儿和小师妹都是华山一脉的。阿九见到小宝的宝衣,立刻想到了橙汁当年也有一件木桑道长赠送的护身符,岂不对小宝青眼有加。阿珂虽陪伴师父多年,只有白眼相向的份儿。华山派人丁兴旺,而铁剑门却门可罗雀。不管是King(大鬼)还是soldier(士兵),都是必不可少的。 小宝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内功想在短时间提高,是很困难的。除非自己有虚竹般的奇遇。化尸粉相传是西毒欧阳锋发明的,但他老人家没想到,不能列入天罡的“武器”,会帮助小宝一而再再而三的化险为夷。
小宝知道众兄弟羡慕他的运气,岂不知运气是后天积攒的。没有付出,哪有回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