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了道理却不去运用,不去实践,就如同上学不写作业,看书不去理解一样,都是隔靴挠痒没有意义。
你不去运用那些道理,就没有机会在运用过程中调整自己,以及自己对那些道理的理解和感悟。
武侠小说中某种神功想要大成,也需要不断反复的练习,练到第九重才可能无望而不胜。
否则只是练到第一重第二重,遇到联系同样功夫但是投入时间多,领悟层次高的人,就只能甘拜下风。
这里的第一重第二重难道真的有严格的界限么?其实就是作者为了区分大家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以及每个人理解的水平。
一个门派里,师兄可以代师传艺,就是因为师兄对本门的功夫理解和练习的时间更多,次数更多,掌握的更加全面,从而得到了师傅的认可。
接受自己最初的笨拙,去重复练习。
如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样,读的多了,练习的多了自然就会有了更多的体会和认识,进而就可以内化成自己的技能。
过不好自己的生活,不是因为道理,而是因为使用的次数不够,理解的层次不深,从而没有达到内化,在头脑中形成快捷方式的原因。
只有笃信自己的未来会更加美好,才会义无反顾的去练习,去体会,去调整,去完善自己的技能。
才能够面对成长道路上的各种冷嘲热讽,各种艰难险阻。
才有勇气去用正确的方式持续做正确的事情,反复运用,反复琢磨,反复调整,变成自己熟练使用的方法技能和工具。
学习也好,健身也罢,都一样,总是有方法做的更好,也总是需要我们坚信自己可以做的更好,从而去体会,去调整,去改善自己的方法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