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真假孙悟空那一回,出来一个和孙悟空一模一样的六耳猕猴,很多人分析说最后被打死的是真悟空,取经的是六耳猕猴。这个观点很有道理,但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其实没有任何人被打死。
孙悟空本是妖,妖王之王,有历代驰名第一妖的称号。他虽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但他妖的属性根本没变,他被唐僧解救后,他依然属于妖的行列。由于紧箍咒的束缚,他才会压制体内的魔性,加上五百年的惩罚,他心中开始有所畏惧,知道冲动是要付出代价的。
但妖毕竟是妖,他的魔性只是暂时得以压制,而且是依靠外力的。所以,他每次在降妖除魔时,更多的是压抑已久的魔性的爆发,因为可以打杀却不用受到紧箍咒的惩罚。
但好多次由于唐僧无法分辨黑白,导致悟空蒙冤,本身是妖,一切都会被放大,比常人的怨气就更重了,积怨已久就会爆发,也就不顾及紧箍咒的束缚和前途的毁灭,打晕唐僧后抢走行李离去。
冷静下来后,悟空开始后悔,冲动是魔鬼。跟了唐僧这么久,近朱者赤,耳濡目染,发现修成正果才是正道,自己不能再当妖了。可这一打,却彻底毁了前途,本来离成功不远了,却被这暴脾气给毁了。于是他想出来一个办法。
类似于元神出窍,悟空释放了体内魔性的自己,创造出了另一个悟空,也就是黑暗的一面。但这不同于悟空拔根猴毛变出来的,那是虚化的,一击即破。这是具备超级战斗力的黑暗悟空,战斗力高于真悟空,不然咋会凭一个假的金箍棒和真悟空打成平手。黑暗往往大于光明。
接下来就出现了悟空自导自演的一幕,在天庭里照妖镜为何分辨不出真假,因为那是同一个人,当然不会现出另一个原形了。地府里谛听自然知道怎么回事,只是不能说破,因为知道悟空的用意。到了灵山,佛祖自然知道悟空的悔意和一心向佛的志向,也明白他来的目的,希望帮自己除掉身上的魔性,重回取经队伍。所以才会出现六耳猕猴的说法,悟空也趁机除掉了身上的魔性,并理所当然地回到唐僧身边。
从此以后,悟空再未与唐僧发生大的冲突,最后成了斗战胜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