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我去看了《皮皮鲁与鲁西西之罐头小人》。
看这个名字就知道,这电影明显不是给我看的,但也不是带我三岁的女儿去看的。我觉得三岁看一个半小时的电影稍微早了一点(后来证明被打脸)。
我去看这部电影的原因只有一个:陪我老公重温童年。
我是抱着大不了睡觉的心态去看的,毕竟国庆假期出游,原定2小时的车程被堵了7个小时,我还是很累的。
可是,谁曾想,就是这么一部没有太多剧情(针对大片来说)的儿童电影,我悄没声息的掉了好几次眼泪。
而且还不敢哭的太大声,因为影院里有太多的小朋友,还有比我家宝宝还小的,估计不到3岁的娃。
剧情,我就不透露了,估计除了我,童年时应该都看过这部漫画书。
我只说触动我的两个点。
第一点:这部电影教会了我什么是真正的同理心。
真正的同理心不是表面赞同、心底质疑,而是真正设身处地的理解并接纳对方的感受。
我们总在强调同理心和共情能力,作为“高知知识分子” 的我,自诩在家也是一个比较开明的妈妈,毕竟育儿书也不是白看的,知道尊重儿童的意愿,帮助她建立起自我内壳的重要性,我也以为我一直是这么做的。
我允许女儿说不,尊重她的表达和意见,甚至也在培养她自己选择买、穿衣物和玩具的权利,目的都是培养她的自主性。
直到我在电影里看到,在我们眼里可爱小巧的小狗,在罐头小人的眼里,竟然是怪兽般的存在。随时可以撞翻他们的房子,踩碎他们的房顶。甚至连一只小小的老鼠,也会给他们带来生命的危险。
电影用罐头小人的视角展示了,他们眼中的狗狗是什么样子的,以及他们面对未知巨物时的恐惧,以及无助。
那种恐惧和无助震撼到了我。
原来,他们眼里看到的和心里感受到的,真的跟我完全不同。
以及一直成绩优秀、倍受赞美的小主人公鲁西西在一次因为帮助别人而导致考试没考好,在被责备被冤枉了以后,含着眼泪问妈妈:我成绩不好你还喜欢我吗?
妈妈斩钉截铁的说:不喜欢,成绩不好的孩子谁会喜欢?
那种委屈,那种伤心,闪电一样击中了我。
那是一种弱小面对强大的无奈和服从,是孩子意识到父母对自己的爱竟然是有条件时的震惊。
在鲁西西坚持自己的善良和正义不愿意妥协时,父母用自己的所谓付出和牺牲,作为压倒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逼迫着孩子放弃了内心的自我,违心选择了按照父母的要求执行。
可是,她内心真正的自我被压制了。
ps:剧中主人公鲁西西的发型好评。
在逐渐建立自我价值观、展现自我的时候,女主的发型是活泼多变的,可是按照父母要求,扮演乖乖女、远离所谓的坏学生(其实是成绩不好但各有特长的孩子)时,她的发型也变回了剧中一开始的自我没有发展起来时候的乖乖女发型。
我开始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那就是,我真的对我女儿有同理心吗?还只是表面上的认同、实际上的掌控?
想到当天中午因为女儿不好好吃饭,我刚吼完她,甚至第一次以“不好好吃饭的孩子我不喜欢”来作为威胁。女儿那时的哭声也很无助,但是气头上的我根本顾不上这些,只想以此改掉她不好好吃饭的习惯。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仿佛看到我自己成了剧里的妈妈,成了那个伤害女儿的妈妈。而我女儿在含着眼泪,问我。
这种威胁之语,明明是我之前坚决瞧不上的,甚至在家里也是不允许说的。
我一个道理都懂的科学育儿妈妈,竟然变成了我曾经最讨厌的人?
我竟然也在用孩子最在乎的妈妈和情感,作为制衡孩子的一种手段?
我的同理心去了哪里?
或许,是因为我的同理心,只是表面上的认同,并没有真正把孩子当成平等的个体来对待,没有从心底真正理解并接纳孩子的感受吧。
细想,平常在生活中何尝不是如此?
女儿的性格偏谨慎慢热,对于初次的事物不太敢轻易去尝试。比如之前连坐船也不敢,担心船会沉到水里去。
我虽然会跟她解释说明相应的物理知识,跟她保证一定不会沉水,在多次鼓励后如果她仍然不愿意的情况下也不强迫她一定去坐船。
但是经常会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这个也害怕吗?
其实说到底,我从心底并未真正理解她为什么会害怕,甚至定义她这种害怕是“胆小”的表现。
所以,虽然不会再孩子面前说,但我们大人沟通的时候,会说起女儿性格有点胆小。
可其实,如果转换成他们的视角,可怕的感受是真实的存在。
我发现,我虽然口头上表示认同,但我心底深处并未真正的理解、接受他们的感受。
第二点:说好的只要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呢,怎么走着走着就变样了?到底是什么在影响我的价值观和决策?
电影最后总结发言:说不应该以成绩作为判断孩子好坏的依据,要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
我自诩我不看中孩子的成绩。所以刚开始看的时候,还有点洋洋自得。
可是看到后面,我不禁汗颜。
我虽然不比孩子的成绩,那是因为孩子还没到比成绩的时候,可是我会有意无意的比较孩子跟其他同龄孩子的表现。
比如:常规体检,医生说孩子体重位于成长曲线15-20%的范围,这个范围其实是正常范围,但就因为低于50%的平均线,我就会开始焦虑,认为孩子吃饭问题一下子变成了严重问题。可其实她身高各等其他方面都正常,身体也一直很健康。
比如:其他同龄的孩子敢攀岩、已经学会游泳、平衡车了,我家的孩子竟然还不会,我也开始会下意识的加强补齐这一块。
我开始自问:影响我这些决策的真的是我自己的选择吗?
还是仅仅因为我不想我的孩子比别的孩子差?
说到底,我还是为了我。
孩子成了自我价值展现的工具。
为了成就我自己的自豪感和被认同感,我加快了脚步,忘记了以前一直告诫自己的话:牵着蜗牛散步,慢慢走,不要急。
那天,电影结束后,我买了一桶平常不让她吃的爆米花,作为给女儿的赔罪。
然后,做了一个决定, 带我女儿再一起去看一次这个电影。
后记:
在尊重孩子自主意愿和树立规矩之间,经常不知道如何把握这个度。
自主过了度,怕没规矩,容易太过自我,不易融入环境,社交能力差。
规矩过了头,又担心会不会过度压制孩子的个性,养出一个胆小懦弱的孩子。
哎,作为一个新手老母亲,永远在纠结,育儿路长且艰辛。
且行且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