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
舍=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儿。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的空间。
我:对断舍离有了个概念,从此买东西会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这东西是不是我现在需要的,再也不冲动消费了!
断舍离的任务就是,取回以往所有被浪费掉的一切。在最初阶段,你要先分析自己到底被这些物品夺去了多少能量,然后通过筛选物品的行为,实现自我完善。这就是断舍离的精髓,靠自己的判断和行动就能做到。
我:每次断舍离后总感觉在卧室里做事的效率有所提升!同时会增加幸福感~
如何对待自己,就决定了一切。这种改变最初会体现在物品的世界里。因此,如果能与物品形成更好的关系,一切都会随之发生改变。从家里的衣柜,抽屉开始,进行有意识的改变,慢慢就连你与周围的人的关系都跟着改变了。
我:跟物品处好关系,一切都会随之改变!突然想起以前读书的时候把书用的那么破,说是爱读书,分明就是不爱书本的行为~改改改!
断舍离是一种磨砺感应能力的技术。在瑜伽里,人们把这种感应能力叫做内在智慧。过多的物品令自己心烦不已,内在智慧就会变迟钝,所以必须通过行动让它重回生机,而所谓行动,正是将家里“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东西替换成“需要,合适,舒服”的东西。要是这么想,你所做的一切就变得非常有意义了。扔掉家里的一件垃圾,这个简单的动作就能磨砺你的内在智慧。
我:愿有一天实现家里所有东西都是我需要的,合适的,舒服的东西!先把握好断的源头
断舍离的目标,就是让整个社会上的物品都能各得其所。
我:马化腾的《分享经济》一书还没到货,但大致我知道是想让物尽其用,同时物品以外过剩的服务都可以很好的用起来,只要有优势总会找到适合自己的!
除掉废物,垃圾,灰尘,就能彻底除掉停滞运与腐败运。
我:感觉运气不好,疯狂断舍离吧!
如果你对别人的东西比对自己的还在意,就说明你对自己太放松,对他人太严格。说到底,先不要去管别人,高高兴兴地收拾好自己的东西。断舍离和以往的那些收拾不一样,收拾本身并不是目的,也不伴随什么义务。断舍离是一种通过物品来完成自我发现,自我肯定的手段,因此,它的过程是愉悦的。
我:换一种思维做事,很多事情其实可以很有意思而不是一种任务!
改变自己,改变他人,改变人际关系。要想改变用眼睛看不见的人的内在及关系,这可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所以不妨从眼前的环境开始着手改变吧。在改变环境的同时,你还会收获一种难以言喻的美妙感觉——一直堵在潜意识里的东西也一并被清理掉了。
我:这个好办,坚持不断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
在头脑里进行整理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与物品的关系,然后就是当下这一时间轴。在接下来的实践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聚焦于某一个场地。而要选择场所,就得意识到时间。即便只是一个抽屉也是可以的,甚至说得更夸张一点,即使只是一个塞满了购物小票的钱包也无所谓。
我:看来以后每天都可以做断舍离练习了,小钱包,书架,衣柜等,都可以根据时间分开断舍离,哈哈哈好方法!
重视健康及安全,从生存的基本场所做起。吃饭,睡觉,排泄的场所,比如,厨房,卧室,厕所等。
希望能作用于心理层面,着手于看不见的场所,不想让别人看见的场所等,即便打扫干净也不会有任何人发现,但是自己知道并且总是在意的场所,比如收纳箱
重视运气,要想让家庭整体运气上升的话就选玄关,要是希望能先提升自己的运气的话就选卧室等等
我:想达到自己目的,再加上自己的时间而选场所,哇,好简单的方法,不错!学习了
通过限制总量,更加严格地筛选出自己喜欢的物品,自然而然地提升了品位。
我:先从服装开始设定总数10套,新的替换旧的始终保持10套,加油!
不管东西有多贵,有多稀有,能够按照自己是否需要来判断的人才够强大。能够放开执念,人才能更有自信。在最初阶段,觉悟和勇气是必须的,如果能够放弃的话,就能换来“车到山前必有路”的这种对未来的乐观心态。
我:告诫自己不能对未来有太多的担心,过好当下!
断舍离是维持生活状态的工作,也是自我探索的工具。每天都在用的东西非常容易作用于潜意识。
我:想要了解现在的自己,以及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竟然可以从断舍离后所剩的物品中找到,surprise!
一切有形的东西都是虚幻的,我们的心也是不断变化的。尽情地享受与物品难能可贵的短暂相遇,这一定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幸福本身。当缘尽了,就潇洒地放手。不仅对物品,对一切的一切都能做到这样,这就是断舍离的愿望。
我:突然想起马伊琍说的,且行且珍惜!不必执着过去~
物品要有用才有价值——是为断
物品在此时,当下,应出现在需要它的地方——是为舍
物品处于恰当的位置,才能展现美感——是为离
我今天通过重读《断舍离》又收获了很多东西,坚持每天断舍离,相信会给我带来奇迹的,非常感谢遇到了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