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参加了家庭教育课程,通过本次的学习,感触颇多。主讲老师们或幽默、或严肃、或深情的讲课风格,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案例,都让我很受触动,通过培训,我有几点感受:
一、常反思
没有反思的人生不值得过。
反思自己在家庭教育中有效的陪伴、三高的建立、科学的教育,反思自己的行为,缺失了很多。
彭霞老师的课程是有力量、有方向的,让我明白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只有自己在不断的反思、不断的成长中改进自己的方法、行为,才有可能与孩子共同成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会缺席,不会遗憾。
好的家庭教育关系应该是:与其说希望孩子成为那样的人,不如说希望你能和爸爸妈妈相互勉励,帮助对方成为那样的人,共同进步。
二、控制情绪
"喜、怒、忧、思、悲、恐、惊"是我们的7种基本情绪,正真是因为有了这些情绪。我们才变得鲜活生动,我们通过这些情绪来表达我们的需求,我们需要看见这些情绪,并与他们成为朋友!同时认识到,当这是情绪来临,过于持久或者过于强烈的时候。就会影响我们的健康,影响我们的认知,影响我们的人际关系,破坏我们的社会功能,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严重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降低我们的能量层级,因此我们要学习一些方法,去恰当的宣泄和转换我们的情绪,可以尝试思维意识转换法,身体释放法,心理调节法,环境调节法等,同时培养我们积极的情绪状态,提升我们的能量层级,让我们的生命更具活力!
让我们主动的去觉察情绪,识别情绪,发现情绪背后的需要,去恰当的表达和转换情绪,让我们动起来!努力去成为一个喜悦、平和、幸福的家庭教育指导师!活成一个发光体!点亮自己,照亮别人!
三、共同聊天
很多父母发现孩子不听话,对朋友的话反而听得进。其实,不是父母爱孩子不多,照顾不周的原因,而是与孩子缺乏交流的缘故。大人总觉自己忙,不知道孩子的心是那么细,那么孤独,尤其是独生子女,天天困在家里,内心更加孤独。我在任教的班级中调查,班中守纪律、品德好、学习优秀的学生,说他们的父母经常会在睡觉前和他们聊聊天,父母跟他们说工作的事情,让他们说说学校里的事情,说一会儿,道声晚安。我想,如果父母注意与孩子加强沟通,孩子对父母的教育就会接受,反之,则不接受,今晚就开始吧!
四、多做少说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是说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为父母者不一定是高官巨贾、文人学士,用自己的丰功伟绩、家财万贯来做孩子的榜样。但可以做一个善良、有爱心、负责任、勤奋踏实的人。不必用语言教育孩子要孝敬老人,你孝敬父母公婆,孩子看见了,他将来就会有样学样,反之亦然。路边的玻璃,你弯腰捡去垃圾堆,那么你这个行为就是“善举”,在孩子的心里种下“善”的种子。或许你的工作不是很高尚,但你兢兢业业去做了,你就给了孩子“认真”的品格,带着“认真”品格的孩子无论是学习还是将来工作,都是优秀的。父母教儿几乎是无法说,只有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孩子,因此,惟有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