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唐妈
算起来,自打上了高中后,我就未曾在家完整地过过一个年了。
高中以前,寒假从腊月十几开始,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六结束,期间有那么一两年,我还参加过南大街秧歌队,顶着大头娃娃面具,穿着火红的对襟丝绸褂子,腰里一条绿色的绸带舞得风生水起,走街串巷,挣点心吃。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前二后二的舞步。
高中开始,一过初七就要补习,学校离家有十多公里,多数时候,正月十五会和同学们去工人俱乐部看花灯。到了大学,离家又远了二十多公里,开学每每也在十五之前,到了学校往往混得乐不思蜀,哪里还记得要回家和家人一起吃顿饺子、元宵。
时隔十二年,再次回乡过十五,感慨万千。
村子里有戏台子,一早就听妈妈说十六那天有她的表演:献唱晋剧选段。除了这些子,还有广场舞和锣鼓队表演,端得是好生热闹。
儿时最喜欢赶集,更喜欢会搭台唱戏的集。一年有两次集,一次二月初七,一次七月初七。村委会后头就是戏台子。
戏台子是多会儿建起来的,我真是记不得了。反正打我记事起,它就在那里。尖顶,开间阔气,每到逢集唱戏就被装扮的花红柳绿璀璨夺目。
戏台子旁边是磨坊。
许多年前,家里吃的面粉是自己家的小麦磨的。我很喜欢跟着妈妈去磨坊,蹲在那轰隆隆作响的大机器旁,看着面粉和麸皮从不同的出口流到锃光瓦亮的铁皮盒子里,一会儿就堆起一座小山。
后来,磨坊老板身体不好,磨坊也就歇业了。
那会子,我觉得戏台子真真叫个高。踩着凳子尚且刚刚够得着。
白天看戏是没有意思的,要看就得等到晚上才好。
小孩子总是成群结队,却一点都不觉得自己是小孩子。看戏我们端得是看不懂的,但是享受极了那个氛围。炒瓜子儿,糖葫芦,丸子汤,炸麻叶儿,又白又软的棉花糖的甜香和着油炸豆腐串的孜然味儿,使劲儿吸吸鼻子,狠狠咬一口甘蔗解馋。
女孩子最喜欢占据村委会二楼楼梯拐弯处的那个平台。蓝色的栏杆儿旁挤满了人,戏台子上灯火辉煌。扮演了皇后的戏子凤冠上珠玉璀璨,水袖轻轻轻抬遮了半边的粉颊,流转的目光含情脉脉,却已经换了一场戏,也不知这斜眉入鬓的女子是哪家的小姐或者夫人。
戏文总归是听不懂的,那么些年,我和小伙伴儿们从未完整听过一出戏,只是挤做一堆,看到心尖尖上放着的那个男孩子走过,小心脏就噗通通乱跳,前言不搭后语,好在,夜色够浓,谁也看不见有人红了脸,有人慌了神。
岁月有杀猪刀的妙称,却也要看切得是五花肉还是肋骨条。
十二年后,还是这个地方,戏台子没见老,只是觉得低了许多,我站在台前,甚至比台子高出了不少。
周围有熟悉的面孔,却找不见许多年前一起趴在二楼转角嗑瓜子的女孩子们了。熟悉的面孔也带了陌生,皱纹似乎多了,昔日的年轻妈妈们,今儿参加的却是中老年舞蹈队。
年轻时候的妈妈们是内敛的,羞涩的,那会儿可没这么多好玩的事情。家里上有老下有小自顾不暇,哪里有那个闲时间去跳舞唱戏做票友?
一晃神正巧看到了以前一道儿玩过的女孩子,穿了绿色的丝绸褂子,翩翩起舞,有模有样,俨然是大人模样。
可不是呢,大家都是当妈的人了呢。
我绕去后台找妈妈。
小时候戏台子的后台无疑是最神秘的地方,没有之一。每每见画了一半妆的戏子从那个小门出出进进,有关系的小孩子还可以被带进去哪个高不可攀的小门,画个小丑的妆容出来炫耀,真让人又羡慕有嫉妒。
我记得很高的后台也只有两级台阶而已,还是那道木门,保养倒还得当。
抬脚迈进去,本以为会为此番经历唏嘘不已,进去后才发觉这个小小的后台早就被升职加薪房子车子挤到看不见的角落,忘却了有几万年的时间了。
儿时有好多好多悬而未决的梦想,永远没有个结果了。
妈妈唱得是晋剧经典选段《下河东》。
“罗家兵
军士们含悲恨义愤充满胸
赞赞怒目瞪金莲女咬牙根
实可叹儿夫含冤苦苦命归阴
此一去賳兵不除决不收兵
定擒贼首祭亡灵
祭夫君
不由我阵阵悲痛
遵将令
代兄挂帅统三军
在校场
我传下一道将令
解围困需奋勇
众志成城
有人问
从何发来人和马
咱本是边关重镇罗家兵
兴兵不向别处去
铁流千里卷河东
若是有人来拦道
原原本本说分明
一不为封赠
二不为功名
为只为驱寇除奸发救兵
喋血赴国难
浩气惯长虹
四方定然起义愤
助我粮秣下河东
儿先行率领人马打头阵
排山倒海下河东”
嗯,排山倒海下河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