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别人做很容易,但结合自己的情况实践成功就不容易。
按照别人成功的模式认为自己也可以的情况有很多,比如别人的高收益组合是否适合自己?认为自己一定也可以就太简单啦。
这样想的原因通常是,自己没有身临其境。如果多去想一想:情况一样吗?人的特点一样吗?自己的能力圈有多大?是必然因素多还是偶然因素多?
总结为一句:看人挑担不吃力,但轮到自己通常才知成功不易。
人们通常有这种心理,如果股票做得好,通常认为是自己有实力,而失败通常认为是因为外部政策不好、运气不佳。每次股灾都怨自己运气不好?
然而,如果经常问问自己:事实是这样吗?才能发现本质的原因。比如:股票长期做得好的投资者,其实他们很努力地学习和实践,而且主动发现并把握了机会。如果没有能力,是很难在长期的考验下,保住本金取得高收益的。
试想一下,如果你看到一个股票的收益很高,后悔自己没有去买,是因为自己当时没钱?还是自己没有意识到这个机会。如果是后者,那么需要提高预见能力。如果是前者,那么问题需要更深入。例如,那个时候钱花在别的股票上套牢了吗。如果套牢了,那么割肉买另一个高收益的股票是不是会更好,需要切换多少仓位?一旦层层深入,你会发现,原来一个简单的买卖决策背后需要很多知识点的支撑和灵活运用。也就是说你需要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才不至于有重大漏洞。
形成体系,这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期间需要大量的思考和实践。而且如果一旦知识掌握不全面,特别容易造成重大的损失。不要说看别人失败很容易,认为失败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可事实是,只有大量得从别人的失败中获取教训,才能避免自己的失败。
试问一下但如果自己去做这件事情,就一定不会失败吗?巴菲特在大学里反感老师唠叨,但到了股市,他时刻牢记老师的教诲。在没有完全掌握理论知识之前,他是不会大冒险的,直到自己完全搞清楚老师教导的含义。
我们广大的投资者也是一样。当看到一个问题,也许你头脑中的第一反射和大师的经典语录不一样,但也许是你没有完全掌握,没有避开所有的地雷。在做一个决策之前需要分析,如果没有,只是跟随别人的一件,那么好比在赌博。
那么,我们如何拥有这种能力?这需要高强度的分析和大量的时间、精力投入,才能判断正确。
比如巴菲特和林奇同样是在价值投资领域的勤奋学习者。
林奇与巴菲特相同的地方:
1.股票就是企业。林奇说过,“通常,在几个月甚至几年内公司业绩与股票无关,但长期而言,两者之间100%相关。要耐心并持有好股票”。
2.理性投资。林奇也决不会轻易去买卖一只股票。他说过:如果你找不到一只有吸引力的股票,就把钱存进银行”;“你必须知道你买的是什么?为什么要买?”;“永远不要投资于你不了解财务状况的公司,买股票最大的损失来自于那些财务状况不佳的公司”……
3.投资和估值理念简明
巴菲特强调投资并不是件复杂的事情,估值上小学数学足够;而林奇则有如下妙语:“坦率地说如果我能发现一家公司增长率在20%至25%之间并且市盈率只有十几倍,再加上漂亮的资产负债表和绝对领先的市场占有率,我会把所有的钱都投在上面,但是我从未找到过这样的股票。”
4。不追逐热门和时尚,强调耐心
巴菲特为了投资他心仪的对象,可以几年地等,更是一个藐视市场时尚和热门的大师;也从不怕市场下跌。巴老师说:“钱在这里从活跃的投资者流向有耐心的投资者”。而林奇呢?他最有名的一句话就是:决不买最热门行业里的热门股。他还说过,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智力在股市赚钱,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耐力,如果每遇到恐慌就想抛掉股票,你就应改离开股市了。
两人的不同:
1。集中投资与分散投资
巴菲特是典型的集中投资大师,而林奇则是分散投资大师。巴菲特说:……一辈子能发现三、四个那样的公司就很不错了。而林奇则说,如果你观察10个股票你会发现一个你感兴趣的股票如果¬观察100个股票你会发现10个你感兴趣的股票,好股票到处都是。石头翻得最多的人才能发现宝藏。
2。长期投资与阶段投资
巴菲特强调只投资他自己最清楚并信任的少数公司,长期持有;而林奇则更喜欢买华尔街机构们不敢买、不愿买、无兴趣买的股票,无论是周期性公司、缓慢增长公司、令人生厌的公司、大笨象公司、快速增长公司……几乎无所不买。在林奇的投资里,天底下就没有什么限制。而巴菲特的选股则想个过滤器,把多少最优质的公司都给“滤掉”了。而且林奇不但会买、更会卖。长期持有在他那里实际上是“阶段性持有”。
从这两方面说,巴菲特与林奇的观念是完全矛盾的。但是,这并不妨碍两人都是股市上最有成就和最成功的投资大师。
从巴菲特与林奇的投资比较,我们可以得到启发:投资并非是件刻板的事,“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是理性而客观的投资思考,都可以取得投资的成功。别人的成功是别人的,照搬或学大师们的表面形式只能僵化自己的思考,只有形成适合自己的方法、经过自己思考的投资,才有可能是成功的。
想要知道这些成功者有什么共同点吗?
答案很简单:读书,而且是读很多的书,包括年报。
Quartz报道称,曾经有人问过巴菲特(Warren Buffett)成功的关键何在,当时他指着身边的一摞书说:“每天读书500页,知识总会发挥作用的。它也会不断累积,就像复利一样。这一点你们所有人都做得到,但我敢打赌,没有多少人真的会去做。”
巴菲特将阅读的习惯培养到了极致——他刚开始投资生涯时,每天读书600到1000页,哪怕现在,每天也有大约80%的时间是用来读书的。
这样的人还不止巴菲特一个,不少最顶尖的商界领袖都将阅读当作了自己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盖茨(Bill Gates)每年读书大约50本,平均下来大约每周1本。一份针对1200位富翁的调查发现,他们都将读书列为重要消遣。
只是,成功人士并不是什么书都读的。他们是有高度选择性的,他们读书更多并不是为了娱乐,而是为了学习。他们相信,读书是掌握知识,增长能力的好方法。
事实上,成功的人们和不那么成功的人们,他们的阅读习惯是有着明显差异的。《富有的习惯》(Rich Habits:The Daily Success Habits of Wealthy Individuals)作者柯莱(Tom Corley)指出,富人(年收入至少16万美元,流动净资产至少320万美元)阅读是为了自我改进,受教育和成功。与此同时,穷人(年收入至多3万5000美元,流动净资产至多5000美元)阅读主要是为了娱乐。
成功人士往往更青睐于有教育意义的书籍,而非小说或者八卦报刊。他们尤其喜欢阅读其他成功人士的传记来寻找指导和灵感。
大家必须明白,尽管他们已经如此成功,但其实从来不曾放弃学习。阅读正是他们得以成功的关键之一。哪怕你对所谓成功并不感冒,你也依然有充分的理由去阅读:能够让我们更自信,更有同情心,决策力更强。
在这个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品种,努力钻研,拓展能力圈,必将帮助你获得更大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