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师尊在语音群里发了一句话:“真正的练习不是为了完成运动量,练习的精髓,是要持续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真是一语中的。
语音学习三年多了,有的同伴语音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练习中加入了思辨,练习针对性强,有问题的单音或者语音现象都被筛选出来各个击破了。同时也有部分伙伴时间也花了,练习次数也增加了,但效果欠佳,究其原因,练习的有效性有问题。
由此我想到了孩子和好友的书法练习。孩子报名书法班,跟着老师练,按他们的教材系统练习,由易到难,课堂上单独纠错,每周作业也有老师的语音点评,孩子整个练习比较顺畅,问题能及时得到纠正,出效果也快。朋友因为要上班,抽空练习,时间不够充足,另外练习的系统性也不够强,再加上更多的是自己摸索对照,虽然练习数量也不小,但效果一般。
上周我给学生讲了一套单元小测卷,讲完后我把他们的试卷都收起来,进行了二次批阅,我发现有8个孩子我讲过的内容还有错(我看了前10道小题),然后我在第二天的晚自习又给他们几个单独发了跟上次测试一模一样的空白卷,他们做完后马上来,我发现和以前错的基本差不多,这些孩子做完题以后不思考,卷子上有些题的正确答案都没写上去,后面也没有进行有效纠错,因此练习对他们来讲意义不大。二次做完以后,他们也有点惊讶于自己的答案和上次几乎一样,我带着他们复盘了整个学习环节,分析了错误原因,他们知道了问题出现在哪个环节,进行改进后看到了自己的进步,很开心。真心希望这样的变化能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