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做和果子,因为不熟悉,感觉太高端。
是的,不熟悉。和果子这名字还是近年来听说的,仿佛与日本有关。我对大部分洋东西,特别是洋食品不感兴趣。何况是和果子!
事实上,据小祎说,和果子最早发源于中国,传到日本后,被发扬光大,近年来又流入中国。这一出一进的差距实在太大。
小祎是我女儿的小学同学,我认识她街上做裁缝的母亲,也常常看到围着母亲转的小祎。但是,长大后的小祎不再在街上露面,我也搬去城里,渐渐地失去了各自的消息。
幸好,孩子们还在联系着,于是就有了这次学做和果子的机会。
哦,忘了介绍,如今的小祎是高级烘焙点心师,会做蛋糕、面包等各类西式糕点。这是她第一次开办糕点制作培训班(免费体验),我去捧场,类似于打酱油的意思。
呼啦啦去了4个人,结果总共才来了6个,心里在想,假如我们4个人不去,只有2个人,是不是太冷场了?
估计下雨天是人少的原因之一。
培训部在花店的楼上,花店也是新搬来的,刚开业不久。
为了加快速度,和果子的面皮和馅料都是小祎做好后从家里带来的。
各式各样的颜料、笔刷等工具,让我想到了画画。
洗干净手,穿上围裙,小祎开始传授制作方法。
每个人的面前铺上保鲜膜,每人一个三角形的木条子。
全手工,精雕细琢,不时去楼下清洗粘在手上的面皮和颜料,感觉这和果子不是随便吃的,而是一件件工艺品。
20克面皮,15克馅料,做成果子状,再根据要求上色,用三角形木条刻花,贴上压出来的叶子或者花瓣,于是,兔子、南瓜、樱花、银杏叶、花苞……生动形象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市面上的和果子价格都在10到20元左右一个,是不是有点贵?讲真,要是知道制作过程如此繁琐,就会觉得这个价格一点都不贵。实在是功夫太深了。
自己制作的和果子带回家。我把它们送给了隔壁邻居的小孩,姐妹俩欢喜无比!
花店老板娘送我们的花,美美地插在花瓶里。
半天的体验很充实,也很有趣。但是,相比之下,我更喜欢传统糕点,感觉和果子并不适合我的味蕾。这或许就是年龄造成的代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