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是什么蒙蔽了爱
是什么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在思考这个问题时,我发现某些语言和表达方式的负面影响,他们虽然致力于满足某种愿望,却倾向于忽视人的感受和需要,以致彼此的疏远和伤害,这些语言和表达方式我称为异化的沟通方式。
道德评判是用道德标准来评判人,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那他就被看作是不道德的或是邪恶的。批评,指责,辱骂,归类,比较以及评论等都是用来评判人的。
语言使我们陷于是非之中,他擅长将人分类,把人看作好人或坏人,正常或不正常,负责任或不负责任,聪明或愚蠢等等。
我们从小就学着以貌似客观的语言表达自己。一旦遇到不喜欢的人或不理解的事,就会想着别人有什么不对。如果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不想做,那他就太过分了,如果有人开车横冲到我面前,那他就是混蛋。同样的,要是达不到自己的期待,我也会觉得自己有毛病。我一心分析和确定错误的性质,而忽视自己和他人的需要。因此,如果女友想多一些体贴,那她就是太粘人了。可是如果我想多一些体贴,那她冷漠的就像是木头。如果同事更关心细节,他就是有强迫症。反之,如果我更在乎细节,他就是粗心大意。
诸如此类的评论,暗含着我们的价值观及需要。不幸的是,以这样的方式提出主张,很可能会招来敌意,使我们的愿望更难得到满足。即使他们接受批评,做出让步,通常也不是心甘情愿的。如果他们出于恐惧或内疚来迎合我们,或迟或早,我们将会发现对方不再那么友好,当然他们也付出了代价,屈服于外部或内部的压力,很可能是他们心怀怨恨,并厌恶自己。
重要的是我们不要将价值判断和道德评判混为一谈。价值判断反映了我们的信念——生命的需要怎样才能得到最好的满足。
看到不符合我们价值观的行为,我们可能会说暴力是不好的,杀人者是邪恶的,然而如果我们从小就学习爱的语言,我们将会直接说出我们的价值观,而不会指责他人。此时我们就会说,对于使用暴力来解决问题,我很担心。我主张通过其他方式来解决冲突。
在一些社会中,人们习惯于将人分为好人和坏人,并认为坏人应该受到惩罚。在另一些社会中,人们倾向于围绕人的需要来考虑问题。当得知,后一种社会的暴力现象远少于前一种社会,我一点都不吃惊。
暴力的根源在于人们忽视彼此的感受与需要,而将冲突归咎于对方——至少大部分的暴力的根源都是如此,不论是语言精神或身体的暴力还是家庭部落以及国家的暴力。
比较也是评判的一种形式。比较蒙蔽了我们对人对己的爱意。
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动负有责任,可是人们广泛使用,“不得不”这一短语,例如不管你是否喜欢,有些事你不得不做,显然这种表达方式淡化了个人责任,同样的,“你让我”这是人们常用的另一个短语,例如你让我伤透了心,此时我们的表达方式忽视了我们情感的内在根源。
有一位前来咨询的老师曾经说过:我讨厌评级,这样做,不仅没用,而且学生会很紧张,但我不得不评级,因为这是学区政策。我建议这位老师用负责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比如我选择评级,因为我想……他脱口而出,我选择评级,因为我想保住工作,他赶紧补充了一句,我不喜欢这样说,这让我觉得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回答说,这正是我建议你这样表达的原因。
但我们意识不到我们是自己的主人,我们就成了危险人物。
我们对别人的要求,往往暗含着威胁,如果不配合,他们就会受到惩罚。在我们的社会中,这是强者常用的手段。很多人相信,作为父母,师长或者经理,我们的职责就是改变他人,并让他们循规蹈矩。我曾经以为作为父亲,我的职责就是管教孩子,可是我发现我可以提出各种要求,但无法强迫孩子按我的期待生活。我可以通过惩罚来教训他们,但如果我真的那样做了,他们迟早也会想出办法来对付我。
异化的沟通方式还与一个与想法有关:有些行为值得奖励,而另一些行为必须受罚。这种想法通过“应当”这个词得到了体现。例如,“他应当为他所做的事情受到惩罚”,这种想法认为有些人是坏人,应该通过惩罚让他们感到后悔并重新做人。然而,我相信,如果一个人选择新的生活,是为了追求幸福,而非为了逃避惩罚,那他的行为就符合所有人的利益。
我们大多数的人使用的语言倾向于评判比较命令和指责,而不是鼓励我们倾听彼此的需要和感受。我相信异化的沟通方式的基础是性恶论,长期以来,我们强调人性本恶以及通过教育来控制天性,这导致我们对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常常心存疑虑,以至不愿意去体会自己的内心世界。
异化的沟通方式源自等级社会或专制社会,同时也支撑着他们对于国王沙皇贵族具有奴隶般的精神状态,符合他们的利益,不应该应当和不得不这些表达方式特别适合这个目的。人们越是习惯于肯定是非,他们也就越倾向于追随权威来获得正确和错误的标准,一旦专注于自身的感受和需要,我们就不再是好奴隶和好手下。
人天生热爱生命,乐于互助,可是异化的沟通方式是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道德评判就是其中的一种。他将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的人看作是不道德的或邪恶的。进行比较,也是一种评判,他会蒙蔽对人对己的爱意,异化的沟通方式,还淡化了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责任意识。此外,强人所难也会造成心灵的隔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