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我在简书上更新了第一篇文章,讲一份纠缠多年,最终分手的爱情。那之前其实我已经在简书驻扎很久,也偷偷看了很多别人写的爱情。
之所以用“偷偷”这个词,是因为心里总觉得爱情里的哽咽私密是不为人道的,于是看别人的爱情就像悄悄闯入别人的生活一样。但是事情之后发生了改变。
因为我写下第一篇文章的原因是,我失恋了。在失恋后无法对人言说的脆弱里,抱着需要一个树洞的心思,我把过去的十年捋了捋,给自己、也给爱情写了一篇长长的告别。
也许人们的痛苦和烦恼大抵相似,在我为数不多的阅读量里,大家给我留言都说感同身受,对爱情的美好和失去表现出强烈的共鸣。大约是因为分手以后智商开始上线,那一段时间里想法很多灵感很多,于是就着爱情的议题,我之后写下了另一篇《他没那么喜欢你》,出乎意料的吸引了很多人。
那两三个周的时间,虽然只有几篇文章,虽然比起热门的作者不值一提,但是给了我很大的鼓励。要知道作为一个文艺女青年,我曾经以为爱情比天大。而事实是,很多事情说出来就好了,云淡风轻各自安好。况且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和你一样,并且他们善意的鼓励着你。因为这段和简书的不解之缘,我的生活回到正轨出乎意料的快。
那段时间在看Adeline Virginia Woolf的《飞蛾之死》,还有80后女作家海棠的小说《我的朋友陈白露小姐》,感慨良多。伍尔芙对于生命的内核空空荡荡的描述,陈白露的虚荣世俗又倔强冷清,让我反反复复的回想自己的这些年。小说之于我的意义可能在于,让我不断地去回望和反思自己的生活,也更加明白人生如戏的含义。
我的文章在那之后没再更新,因为写不出满意的东西,感觉自己开始掉进了写作的套路里。
大约是个人偏好的问题,我对很多文章咬牙切齿的讨厌。咬牙切齿这词儿其实特别不友善,但是并无恶意。只是大段的摘抄和百度摘来的举例子式的描写,总让我觉得是为了欺骗读者赚取眼球,而不是自己的内心。我写东西很习惯平铺直叙,也不太会大气磅礴或者跌宕起伏的写一个故事,但是我喜欢忠于自己的那种感觉。因为每一个遣词造句都是自己想出来的,每一个表达都是饱满的。但我必须强调不针对任何一个人,因为愿意看的人一样是自由的。只是个人的偏好而已。
那期间我的记事本里存了很多的灵感瞬间,手写的日记也比平时更多,但就是没办法再更新。模板式的东西太多了,感觉大家都被束缚了。我一度觉得,可能缘分就到此为止了吧。可能我没办法再好好写些东西。于是这三个月,我没再更新一个字。
对于未来的迷茫和对于文字的期许和不安,我决定出去走走,正所谓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既然灵魂有些脱节,爱情和文字都暂时没法拥有,那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于是我在七月去了山阴路,寻找属于灵感的夏天。
金陵五日,会了老友吃了美食,有很多关于那儿的感慨。山阴路没有八楼的房间,鸭血粉丝还是回味的好吃,新街口地铁站我一个人会百分百迷路,还认识了很多朋友和一只叫球球的猫咪。最后感觉自己骨子里明明非常世俗和烟火气,够不上女文青的名号,没资格站在文学或者道德的制高点批评谁。
那几天我在日记里写“天空之城的夏天”:
大概是从前迷恋李志的缘故,对南京有着莫名其妙的好感。遗憾山阴路没有八楼的房子,以及就算没人离开南京,也没人和我说话。那几天感叹于时光和分离对人造成的改变,曾经的知己好友如今却无法长久的相处。也许我们都在长大,这个世界在我身上留下的痕迹已经将我变成了另一个人,一个和过去再也无法重逢的人。
而这才是小学作文里写的,物是人非和今非昔比。我开始明白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含义。
在南京不多的几日有很多的感慨,关于朋友关于理想关于陌生的城市。或者关于从来没有找到过的归属感。那天晚上在青旅里提及有归属感的城市,发现自己竟然找不出来一个,想来多少还是有点悲哀。
南京之行让我有了新的灵感继续往下写,也让我从之前看文章的愤世嫉俗和咬牙切齿里解脱了一些。听了很多人的故事,路过很多人的世界,有了很多对于自我和人性的思考。我开始尝试着去包容和接受,放下自私和个人偏好去理解别人的努力。因为每个人对于文字的要求不一样,每个人风格不一样,重要的只是找到自己而已。
我并不清楚这是好是坏,或者是内心里无意识的妥协。我找不到自己,我不知道我想要什么,我好像还是太过于理想主义了。
于是南京的随笔我仍旧没有更新出来,但我开始每天在简书看大家辛勤耕耘,各式各样的文章填满了旅途的时光。我想再给我自己一些时间。
八月的时候去了大理,人民路的夏天还是一样的热闹。很久不去又开了许多有趣的小店,凉米线还是超级好吃,云朵还是一样的低,最后骑着电动车环海仍然是无与伦比的心情愉悦。
如果说非要找到一个地方,说给了我安全感,那必须是大理。如果说灵感之源,那也肯定是大理。我曾经不吝赞美为这里写下一篇又一篇的日记,关于青春关于爱情,也许还有北岛说的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
而这时候距离我写下那篇失恋的告别已经两个月,我和他见了一面。我和他说,我写文章的平台里有很多人祝我们各自安好,他笑笑说谢谢。
然后一起去逛了市集,买挑在担子里卖的花,也没什么话多说。一面之后,去新开的深夜食堂安静的吃完一顿饭,然后各自告别。两个月前我在文章里说,明天又是好天气吧,我想最终是实现了。
爱的时候一起肩并肩走过的路,如今挥手告别也算是圆满。
九月很忙,九月开始不再思虑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事情,开始关心人类和粮食,开始关心台风和气候变化。开始审视自己的焦虑来源,所以决心重新回来,不再苛求别人也不再为难自己。
我从前太爱把事情分得绝对,写作的这几个月以来,开始觉得世界上真没有什么绝对的好坏。即使你没有风格,你也是你自己的国王。一篇文章的成型都是作者精心描绘润色的结果,都值得被尊重。
前两天有之前的读者问我,怎么都不更新了,其实私心里觉得特别兴奋。因为文字被人记得,真是世界上最值得开心的事情。不管简叔怎么想,我都必须表个白。也很谢谢曾经接受过我文字的编辑们,真的很爱你们,也很感谢。
我是个杂食动物,数年来什么都爱看都爱想,也不止一次被劝告说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定位,不然没人会记得你。为此这三个月我一直在思考,但是最终还是觉得,即使没有定位,我也仍然还是可以写下去。我不应该是只会写爱情和鸡汤的,因为生活远远不止风花雪月。
我想写的东西有很多,以21岁的角度,以我所见所闻所感来展示。杨永信的“网戒中心”事件,抑郁症、同性恋、老年人的生活,或者道德绑架、网络暴力。这些日子看见的东西可能负能量更多一些,也更人性一些。我的观点也许片面也许可笑,但是至少,我在思考,我在想如何能改变身边的恶意,哪怕只是轻微的。同时我也想写美好的东西,一个人如何好好吃饭,最近健身的心得,新入手的漂亮衣服和有意思的店铺;或者是最近看的有趣的电影和书籍,去过的新的地方。
从前我最爱说的一句话是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如今我觉得坏的事情只会越来越坏,但是还未发生的我可以努力让它好下去。
加了简书的群以后,认识了很多有趣的朋友,和我一样困惑的人很多,因此在写作里不得自由。很多人害怕写的种类纷乱不被关注,害怕自己不够深刻会被嫌弃,往往就在这样的踌躇里放弃了继续往下写。我觉得这真的不是要紧的事。因为当你准备写下来,你觉得充满意义,那么无论是什么,它都是重要的。文字是我们的孩子,代表了我们心底里最美最真实的部分。
我仍然找不到我的长处,也没发现自己擅长的风格。我什么都想写,我感兴趣的我都想和人分享,哪怕我们产生分歧也是好的,最起码我们都有自己的世界,并且我们愿意交流。这才是文字的意义。即使隔着网络,我们也能感知对方,我们的心也非常贴近。
阔别三月,简书你好。失恋的时候,我曾在这里遇见过温暖,如今敬往事一杯酒,不再回头。
我还想去爱,去感受,去看看这个世界。
我还有很多故事想要告诉你们。
感谢在简书遇见你们。
感谢你来,感谢遇见。
喜欢的话就关注我吧,顺便点个♥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