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到幼儿园5公里的路程搬到步行10分钟的路程,我们开始享受这多出来的美好时光。
一个孩子从出生到上幼儿园,短短不过几年。3岁开始入园,抛去晚上睡觉时间,能和我们呆的时间,一天下来也不过5-6个小时,这几个小时还是针对能准时接送孩子的爸爸妈妈而言,而那些正点或加班晚回家的家长来说,能够与孩子相处的时间也不过2-3小时。
我们与孩子的黄金相处时光,也不过6年而已。待到他们升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我们与他们的相处变得争分夺秒,我们与他们的距离也渐行渐远。
每每想到此,变得格外珍惜这短暂亲子时光。
每每想到此,该发脾气的时候还是控制不住。
我们不是圣人,发脾气是人之正常情绪。比如要出门了,孩子磨蹭拖沓,我们可以发脾气,让他们知道,发脾气不是责怪和批评,而是告诉他们,我发脾气,是因为我很捉急,上班要迟到了。如果你说:“都是因为你磨磨蹭蹭,造成妈妈可能迟到……”如果这样说,他们的小心里就会存留阴影:“都是因为我,妈妈才迟到。”同样一件事,说的不一样,意义就完全变了。
按照前者的说法,以后只要看到大人发脾气,孩子就会紧张,把问题归责于自己身上。后者就会让孩子明白:大人发脾气不是因为你做错了!
这样一来,你发脾气、吼叫,孩子都不会惊慌失措。而会像陈小春的儿子那样跟爸爸说:“你为什么大吼?你出了什么问题?”
大人发完脾气后,也应该如陈小春那样,对孩子说:对不起,请原谅!
如此,孩子便知道,大人也有脾气,也有错的时候,他们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学会接受错误并学会原谅别人。
我一直想说,做母亲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不断反思不断学习的过程。母亲这个角色就跟刚刚出生的小宝宝一样,一起同步,一起摸索,迈向广阔的新世界。
所以,我们和孩子,都需要学习和成长。
从早上醒来,到晚上睡前,短短的5-6个小时相处时间。我们与孩子要怎样的相处才能和谐共生?
说说我们的一天吧。
早上6点半-7点起床,基本上,6点20我就自然醒来,读一段放于枕边的书,大约半小时左右,读的过程中,女儿有可能也醒来,醒来她会要求读1-2本绘本。大约7点-7点10分,经过了床上的故事讲述和一些小游戏互动后,我们会一同起床,在她的选择下挑好衣服,各自穿上。(因为有足够的床上互动时间,起床就不会带有情绪。)
然后,一起洗漱完毕后,她会坐在厨房门口的餐桌上玩她的游戏,我会在厨房里煮早餐。早餐通常是面条、牛奶、混沌等,不会花去太多时间。
一般,吃早饭有些磨蹭,如果时间有富余,她会乐意玩几个认字游戏。但多半吃完早饭已是7点50.准备水,背上书包,穿好鞋子,出门。
到幼儿园已是8点-8点10分之间,送她到晨检处,我便去上班了。我与她的早晨相处时光暂告一段落。
下午5点,准时接她。开启傍晚的亲子时光。
我们很享受一起走路回家的这段行程。出校门的时候,很多同学跟她打招呼,她会略带羞涩的回应并给我介绍,对她来说,已经是很大的进步。我也会跟她一起,回应她的同学。在路上,她会要求买点零食。恐怕路上买点吃的,已成为多数学生的日常了吧。我们路过商店,进去给她挑1-2样零食,并不是每日如此。然后,去家门口的菜市场,问她想吃的菜,和买我自己想吃的菜。大约花去半个多小时,她骑着滑板车,车把上挂少许我们买的菜。一路聊着学校的有趣事,走回家。
进小区,问她要不要去广场玩,她说想回家。到家5点45分。
放下所有东西,我们一起玩会儿。有时候我会收拾下东西。也会邀请她一起收拾,有时候,她会坐下来玩她常玩的几款游戏。有时候也会要求我听她弹钢琴,陪她玩。我多数会满足她。
到6点左右,我开始做饭,她偶尔会和我一起在厨房做饭,只不过,她做她的,像我们小时候玩的过家家,只要是安全的,我任她在厨房里大闹天空。她会从我切好的菜里取出少许,放置她的小碗里,然后依次倒上酱油醋白糖等,进行搅拌。完后装入小饭盒里,放入购物袋中打包好。对我说:“您的快递到了。”她说她是美食速度员。我很喜欢并享受和她在厨房的时光。她也会经常帮助我洗菜洗碗切菜。
早早的她已经会使用刀具,认识酱醋茶油盐和糖还有很多蔬菜,也动过铲子,炒过简单的菜。
在没有外人帮助的情况下,孩子可以成为你最亲密的帮手。而且她也乐意成为你的小伙伴。
吃饭时间大约6点40。
有一次,吃完饭,我正在洗碗,她说要吃橙子。我说:你把剩余的碗洗了,妈妈帮你切橙子去。她说为什么要我洗碗?我说:“因为我在帮你切橙子”。她很快把碗洗干净并摆放整齐。
吃完饭,通常她会要求我陪她玩。但是,我会告诉她,吃完饭,妈妈要做一件自己的事情,她知道,我每次在饭后会坐在餐桌上写毛笔字。后来,逐渐的,她熟悉了我的规律,也适应和配合着我的规律。
我写毛笔字,她就坐在对面玩她的笔(自编自导着笔们上幼儿园的故事,每天如此不厌其烦),有时候会画上几笔,有时候会过来我这边要求抱抱,写几个字。通常,我会告诉她,妈妈需要专心写,请你坐回你的位置。虽然有时会不情愿,但知道我的坚定后,也就回去继续自编自导她的笔们上幼儿园的故事了。
练完毛笔字,我会听从她的安排,或玩两次跳棋或谈钢琴,然后去洗澡。我们会提前约定,什么时间去做某件事然后再去做某件事,给她空间和时间,让她做决定,那么,等到某件事情做完之后。你要求她做的事情会很舒畅的完成。
不论是吃饭、洗澡、做作业,我们都要提前跟孩子约定好,让她来选择是讲完1个故事后,还是玩一盘跳棋,或者练完半小时钢琴后。一旦有了这些和孩子一起商量出来的约定,执行的时候他们会很迅速。
我为什么每天固定时间刻意做某一件事。是希望让孩子看到我对一件事情的坚持与努力。有一次,她有作业,刚开始很不情愿的做作业,坐在位子上,嘴巴撅的老高,故意把作业写得乱七八糟。我只跟她说:“回家第一件事,把重要的事情做完。你今天不愿意写作业,周一就没法交作业了。”然后,我就坐在她对面,投入到我的书法练习中。过了一会儿,偷偷看她,也完全投入到笔画的练习中,我们有一段时间都沉浸在各自的状态里。直到我的书法写完,她把作业扔过来说:“都写完了。”她的表情让我笑了。
我不想说做孩子的榜样,只是希望通过潜移默化的行为去影响她,让她养成生活好习惯。我们只要有了好习惯,在时间上做好管理,哪怕遇到再大的事情,也不会惊慌失措。
我只是希望,孩子能够看到我对学习书法的坚持与努力。让她知道,喜欢一件事,哪怕过程无比枯燥,充满挫折,也要坚持并努力去做,不轻言放弃。
8点40-9点之间上床,开始了睡前2-3个故事。图画书有时她选,有时她让我选。讲到9点半,熄灯睡觉。
5-6个小时的亲子时光,基本上就是这样度过的。就像时间一样,我总感叹它溜得得太快。每一天的亲子时光,我也总感觉,时间不够用,而我们要做的还很多。
也许你会说,我们会不会有冲突有怒吼的时候。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不可能每一短时光都是那么美好。可是,仔细想想,很多时候都是大人的问题,大人的坏情绪波及孩子,大人的独断行为激怒孩子,大人的成人思维左右了孩子。我们往往忘记了,她还只是一个5岁多的孩子。而我们已经走过了人生几十个年头!!
不论是婚姻,还是亲子,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