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采桑子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九曲奔流笔记:
上阕:首句起,下三句分述西湖的“好”,由近及远,由远及近,首句由舟上短棹起,尾句由舟上笙歌结。下阕:景与上阕略近,又是水,又是舟,瑕疵处;“滑”形容水之轻盈、柔滑,极妙,“不觉”句是对“滑”的补充;如没有尾句“惊起沙禽”,“微动涟漪”句纯属多余,因划船自有潋滟,但有了尾句,涟漪就成了鸟掠湖面的涟漪,先状结果,后叙原因,极好。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下阕四句,极肖湖上行舟,波平如镜之状,“不觉船移”四字,下语尤妙。
2.采桑子
春深雨过西湖好,百卉争妍。蝶乱蜂喧。晴日催花暖欲然。
兰桡画舸悠悠去,疑是神仙。返照波间。水阔风高飏管弦。
九曲奔流笔记:
写的是春深雨过后的西湖,但感觉“春深”、“雨过”着笔不多;下阕的“神仙”感觉来由不明,如果尾句写的是雨后烟雾缭绕,可能会好点。
3.采桑子
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
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留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九曲奔流笔记:
上阕叙船上酒筵,因酒醉,故才有下阕的湖中别有天之感。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湖水澄澈时,如在镜中,云影天光,上下一色,“行云”数语,能道出之。
4.采桑子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九曲奔流笔记:
暮春有何好?狼藉残红,飞絮濛濛,能欣赏此景之好者,必非常人也!春空后感受到双燕归来,寂静中含着希望,极好。“风”、“空”下字准,尾句“双燕”含义丰富。
刘永济《唐五代两宋词简析》:
此词虽意在写暮春景物,而作者胸怀恬适之趣,同时表达出之。作者此词,皆从世俗繁华生活之中,渗透一层着眼。盖世俗之人,多在群芳正盛之时游观西湖;作者却于飞花、飞絮之外,得出寂静之境。世俗之游人皆随笙歌散去;作者却于人散、春空之后,领略自然之趣。其后苏轼作词,皆直写胸怀,因而将词体提升与诗同等。此种风气,欧阳修已开其端。特至东坡方大加发展,遂令词风为之一变。盖风气之成,必有其渐,非可突然而至也。
5.采桑子
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飞盖相追。贪向花间醉玉卮。
谁知闲凭阑干处,芳草斜晖。水远烟微。一点沧洲白鹭飞。
九曲奔流笔记:
妙在下阕的尾句,静中有动,苍茫处的一抹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