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朦胧的童年记忆中对“奶奶”这个词没有太多感受,因为我与我奶奶似乎也未见过几面。
我们住的并不远,走路也就5分钟,但即使在这样近的路程之下也不曾有过几次相逢。
我对奶奶最深的记忆莫过于那次,我与朋友出去玩耍,路过奶奶的门前,还不等我的问候,奶奶就从门口进到屋里且重重的将门关上,我不大能理解奶奶为何偏偏对我们姐妹二人另眼想看,无论是大伯的儿子还是二伯的儿子女儿奶奶都能接受,却偏偏接受不了我们二人,说实话,奶奶对我父亲也谈不上喜欢,但我父亲偏偏是那个最孝顺的人,一发工资必定给奶奶一笔,但即使是这样的对待也没能使奶奶对父亲产生好感,奶奶一共有4个子女,三个儿子,一个女儿,父亲是最小的那一个,却享受不到幼子的宠爱,这是我实在无法理解的。
年幼时我甚至曾想过父亲可能不是奶奶亲生的,但看着父亲与二伯近似双胞胎的脸庞,我的这一想法便渐渐隐去。我不了解奶奶为何如此偏心,但在年幼的我心中却留下深深的印记。
我曾羡慕别人有奶奶疼的感觉,但现在却也并无那般渴望,因为年幼时的区别对待,我对奶奶没有太多感情,甚至可以说无一丝好感,可能会有不少人觉得是我的父母做法的问题,那这一点我也无法向诸位解释,因为即使我解释,你们也未必会信,所以我相信有相同经历的人应该可以理解我的感受。
现在我再看这些事情可能也没有太多感受,但在当时我还十分年幼时确实面对这些是难受的。我记得有一段时间我父母因为一些原因外出,我姥姥腿脚不便,就把我寄放在奶奶家,奶奶每天为我准备的饭菜不堪下咽,可能还会有人说,你奶奶岁数那么大了,给你口吃的就不错了,那我想你自己尝试一下,你应该就可以明白我的感受了,馒头里夹着头发,菜里的土豆皮都没削干净,我每天还会感受奶奶的白眼,就在这样压抑的环境下我待了一个月,等到我爸妈回来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不争气的哭了,我当时是很委屈的,在第二次我爸妈因为特殊原因又必须离开时,我到了我姥姥家,姥姥虽然腿脚不便,但每天会给我变着花样的做好吃的,还因为怕我住不习惯,任由我随便做任何事,那时候我就发现了奶奶与姥姥的不同,我也一直知道姥姥比奶奶对我更好,所以我从小对姥姥会更亲近。
现在我把这些问题写成文章发表出来已经没有太多的感受,爸妈从小对我的要孝顺的教育,也让我对奶奶没有那么憎恨,但对奶奶的感情确实平淡无奇,只能像对路人一样,奶奶去世的时候,我也有去吊唁,我可以说我做到了我能力范围内的极致,逝者为大,如今奶奶已经离开这么多年,我也不想再去评论奶奶的行为是对是错,我只想感叹一句,原来姥姥会比奶奶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