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人的头脑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想事情,一闲下来就感觉自己心慌。即便是发呆,头脑中也要回忆过去或是胡思乱想。说得好听一点叫“天马行空”。
并且头脑有一种惯性:那就是不容易在一种状态中跳出来。这就是人们往往比较难从集中精神做一件事情中过渡到另一件事中去。
空生万法,清空头脑的好处
但是,头脑一直被某一些事占用不是好事。我们要学会给头脑清空。只有“空”掉了,才可以“创造一切”。所谓:“空生万法”。
如果头脑意识是“空”的状态,什么也没有想。这时,当我们不论遇到什么问题,什么事情,或是什么人,什么景相。我们都更敏锐,能更迅速地随机应变,作出最好的反应。
散闲随拍
由空的状态和境界我们可以发挥出更多的想象力,分析出更多的道理出来。这也就是增加了创造力。当我们的心是“空”的境界时,即使我们见到树上飘落一片叶子,或许我们就可以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景象,创作出一长篇美文。
另外一方面,“空”的状态可以使“人脑内存”少被占用。时时都能很好的休息。到有问题来的时候,处理能力当然更强。
如何做到“空”?
要通过想象力,把自己想象成为空气,真空一样。达到一种“无我的境界”。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误以为“我”是“头脑”。真正的事实是:“头脑”是“我的头脑”,它是我们的附属品,是一个工具。而真正的“我”是“空”,是一种“无形的意识”。
我们不要让头脑中总是胡乱地冒出来一些程序占用我们的“头脑内存”。使我们很累。要区别和鉴别哪些想法是有意义的,哪些是没有意义的。没有意义的就及时清理掉。即使是有意义的想法,也要用空的我来观察它。
我就是天空,想法就是天空中的浮云。由于“空”,所以才能容纳万物。常修“空”,我们就可以扩充内心的空间,容纳更多信息与事物。
作者:赵散闲——分享身心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