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小学数学赛课进行中……
第一节:来自崆峒区寨河区回族乡中心小学
一、旧知链接
从口算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设计了14道题进行了扎实的复习铺垫,用时近15分钟。
二、目标展示
三、探索新知
1.出示例题1→学生依自学提示自主学习→交流反馈(生1估算法,生2用口算法)→课件演示(摆小棒法)→竖式计算法(小组交流)→课件引领→学生强化忆→小结(多次试商)。注重计算教学的算法多样化,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2.小牛试刀:30÷10= 85÷40=
学生试做→教师巡查批阅→课件演示订正。
3.教学例2(还剩4分钟)
学生自学尝试→集体讨论。就此下课。
第二节:静宁县甘沟中心小学陈奔省
由本班学生人数62人引入除法计算,(那么太多了)
一、复习铺垫,设疑导入
60÷30= 320÷80= 40x()=240
()x30=270 178÷30≈ 178÷3=
这个环节巧妙利用复习题目学生遇到的问题(最后一题无法口算),引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学生试做。
2.学生交流:生1口算出了答案,老师课件演示分小棒法,对吗?学生尝试笔算方法,并讲解。
3.教学例2,学生自主学习
192÷30=
板演学生把商写到了十位上,变成了60……12,教师引导学生纠错,应从笔理入手,思考讨论:商为什么要写在个位上?
重新练习做本题,只有个别学生愿意。
三、课堂训练
1.针对难点找错误,强化纠错。
2.用竖式计算
178÷30= 452÷50=
四、课外延伸
学生尝试去做,反馈交流。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老师寄语:
第三节课:庄浪县第二小学 朱凤娟
创设海峡岛旅游情境,探索知识。
一、创设情境,复习铺垫
(4道口算→明确目标)
二、自主探究,理解算理
1.学生尝试计算
92÷30≈3 如果准确计算有什么好的方法吗?引入笔算。
2.带着问题尝试笔算(吊板均出现错误)
3.讨论交流,纠正错误。
学生都把商写在十位上,应该写在什么位置?一定要讨论为什么?这就是算理。用小棒如何突破这一难点教师利用都不好。
4.教学例2
教法同例1,自学尝试→小组讨论→板书讲解。
5.小结算法:个别提问,学生回忆方法,总结3条。
三、当堂检测,加深理解
本环节设计了3道层次分明的问题,由笔算→纠错→解决问题。学生没有完成,老师也没有订正检查教学效果,放课后有点不妥。
四、课堂总结,构建体系
同桌交流,学生没有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