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在19世纪,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就提出了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命题。我们教学首先要弄清楚教什么知识,教哪些内容最有价值。当然,核心素养导向教学更应该弄清楚教学内容的问题。教育学博士余文森在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中给了我们答案。
什么样的学科知识,或者说怎样选择组织设计学科知识,有利于学科素养的形成?我认为是我们基于学科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首先应该弄清楚的问题。你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学科知识?余文森教授在学科知识的价值和意义中给了我以下启发。
(一)用学科视角进行教学
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知识是一面镜子是学生看待世界的途径,通过这面镜子,学生能够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由于在认知世界中,每个人关注的问题不同,每个人对问题思考的层次和角度不同,答案也可能不同。就给我们学科教学的启示是,我们必须注重方法论和认知方式的教育。因此,我们教师要结合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引领学生形成观察、思考问题的独特的学科视角。只用学科独特的视角审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学科素养。
(二)关注生活导向的教学
学生认识世界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现实的生活经验,另一种是间接的课堂教学。而教师应该通过科学及其教育,是学生的生活内涵不断丰富,生活视野不断开阔,让学生学会理解生活,感受生活,创造生活。也就是说,任何学科知识都应该来自生活和实际,能够引领提升、指导生活。这给我的启示是:我们应该设计贴近于学生生活的课堂教学,不应该脱离实际。
(三)注重情趣激发及提升审美能力的教学
我非常认同余文森教授提出的教师应注重情趣激发及提升审美能力的教学。学科知识是神奇的、美丽的、也是奥妙无穷的,有着激发情趣和涵养精神的价值,每门学科知识都有其内在的情趣。如果我们无论学习什么学科,都能感受到其中的美,获得精神享受,这将是一件美丽而富有诗意的事情,只有引导学生体验学科之美,才能培养他们对学科的热爱和崇拜,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保持持久的学习动力。在我看来,我们在教授知识时不应该在课堂上干巴巴的进行课文、字词分析或是不厌其烦的进行串讲,而是应该培养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兴趣,让学生体会语言文字之美,让学生沉浸浩瀚的中华文化以及蕴涵的民族精神。
(四)启迪思维与智慧的教学
每门学科不仅有自身的研究对象和概念体系,而且有自身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不仅如此,同一学科的不同体裁也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比如文学作品中的小说、散文、诗歌、戏剧都有其不同的表达方式。对于学科知识的学习,教师除了让学生理解知识内容外,还应让学生理解各种表达形式及内在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学会学科式的表达与学科式的思维,做到逻辑性、清晰准确,合乎规范地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思想。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以以上四方面为导向进行课堂教学,我想一定会渐渐形成真正意义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