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还有很多工作生活的琐事未完成,但春节还是在寒冷的冬雨中如期而至,于是放下一切准备过年。
跟妻女一起收拾好房子,又采购好年货,大包小包的扛上车,去往我父母的城市。
我开着车,想起小时候的过年。首先记起的就是好吃的,年夜饭桌上必然会有白切鸡、糖醋鱼、扣肉……平时偶尔才会吃到的菜都一起上桌了。除了吃饭,还有各种零食摆在家里,以备有亲戚朋友上门拜年。芝麻饼、麻通、年糕、花生、瓜子……平时不被允许吃的“热气”的东西都可以放开了吃。
再就是穿新衣服。那时其实主要穿的都是校服,就算不上学也会穿着,因为其他衣服也不多。过年时,母亲会带我去买新衣服新鞋子,可以穿得帅帅的。
但映像最深的还是放鞭炮。对于男孩子来说,过年是轰轰烈烈的。父亲会给我零钱去买鞭炮。商店会卖一种很便宜的小鞭炮,包装很简陋,就是包了一层红纸。我会把它拆开打散了,变成很多颗小小的炮仗,一股脑儿的都放进自己的裤袋子里。问妈妈拿一只香点燃了就跑到外面玩。跟小伙伴去炸“老鼠洞”,炸石头,比谁的炮更响。我们还会把炮用手拿着,就着香头火点燃了,迅速把炮给扔出去,炮没落地就炸响了。想想当时也真是够大胆了,还有小朋友因此炸伤过手。
但炮是不经放的,很快就会弹尽粮绝。好在过完除夕到处都是炮,一地都是红色鞭炮纸,其中还有很多没有响的。我跟小伙伴会结伴去捡那些炮。有的炮还有引线可以直接拿去放,没有引线的也可以收集起来。当找一个放完了的花炮通,把那些没引线的炮都掰断了,把里面的火药都倒进去,然后点燃它,就自己加工了一个花炮。看着那炮筒喷出不规则的烟火,我感觉它比买的花炮更灿烂。
但真正放花炮时我才知道草率了。特别是有一种金箍棒一样的花炮,可以拿在手上,斜对着天空,点燃它,一颗一颗的焰火喷射而出,在空中放出一个美丽的花朵。这才是过年最美好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