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突然之间为自己的无能感到惭愧。回忆清一老师教育的内容,感觉自己就是被“富养”的孩子,没有作为独立个体的紧迫感和自我要求。“富养女儿,穷养儿”,仔细分析对照,自己就是被“富养”的儿子,被家庭教育、体制教育剥夺了大部分的能力,导致自己对一些基本事物没有自己的认知,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国人的教育真的是有待改革了。如今的社会,从家庭到学校,个个怀着“望子成龙”的美好希望,但其实都是在把孩子培养成无能、无用的蠢材,都特别强调书本知识,而剥夺孩子的生活能力、选择能力。现在的孩子个个都是“小公主”、“小皇帝”,没在该吃苦的年龄吃苦,结果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妈宝”,把父母当做自己役使的对象。这些就是身体上的“富养”,处处依赖父母,结果自己的动手能力、生活能力被限制,得不到发展。可笑的是,身体上“富养”,精神上却要“穷养”。现在的父母、老师爱用自己以往的经验教育孩子,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做了不让做的事,产生不好的结果要挨批评,结果,离开了父母、老师,孩子就变成了什么都不敢做,成为了唯唯诺诺的人,白白浪费时间,错过很多机会。由于任何事情都是父母帮办,这种思维方式,在父子、母女之间形成了习惯,连选择也是父母代替,不相信孩子的选择,不让孩子自己做选择,结果孩子成人了仍缺乏基本的选择能力,不知道什么是错,什么是对,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是父母,最终导致了精神上的“穷”。真正健康的教育应该是相反的,是“穷其身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富其精神”——自己的选择自己做,这样才能培养成真正的精英。
“穷其身体”,首先是能发展孩子良好的生活能力,同时注重孩子身体素质的培养,这些是一个人首先作为一个合格、健康的成人应该具备的,也是一切发展的基石。没有在身体上吃足够的苦,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能力,不会幸福,也不会有足够的精力和韧劲来谋求事业上的发展。老子所说“行有余力,才学文”,就是这个道理。
“富其精神”,就是让孩子自己做选择,跟着他自己的感觉走,这样他的精神胚胎才能不断发育。有些人会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家长、老师、前辈的经验毕竟比你丰富,为什么非得自己去尝试,不直接听取别人的建议呢?原因在于首先按照道家思想,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对或错。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在别人经验里是对的,到你这里就不一定。其次,培养自己的选择能力。老是听父母、老师的,形成了依赖,结果离开了他们,自己就不敢做决定,不能做选择,因为自己不知道对在哪里,错在哪里。见过很多几十年如一日过着同样生活的人,原因就是自己没有选择能力,潜意识不敢作为,不敢选择,不敢闯荡。因此,不能老是听话,要多试错,就如小马过河,别人说的深浅,只有自己走过了,才知道有多深、多浅,才知道哪些地方很深、哪些地方一般深,哪些地方浅,这样在做决定的时候就更灵活,更不拘一格,更游刃有余了。因此,自己的事情必须自己做,但处理事情方式方法的选择权在自己,这就是“必须做,随便选”。
另外说两点,一、我认为用微积分来说,把能力微分到最后就是选择能力,而选择能力的培养是自己去试错,自己去做。选择能力积分起来就是外显的能力了。二、根据心理学来说,自己与原生家庭的关系就是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因此要得到自己被剥夺的选择能力很难,因为他已经渗透到你的潜意识里,在你生活的点点滴滴,在你每一次细小的行动之中,所以你要时刻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