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次写了篇虹桥一姐的文《大王叫我来巡山》之后,便把一姐的事撂一边了,文中我还调侃似的说了一姐的几个可能性的未来,诸如被收入卓伟门下,做了娱记,时至今日,才不过二十天有余,虽没有被卓伟收编,但一姐火的程度已经如日中天,宛如刚出炉的烤红薯,人人都能闻见扑鼻的香味,也想趁机凑上前吃上一口。
网友调侃,“一姐蹲明星,我蹲一姐。”,现在成了“明星蹲一姐,不一定蹲住,一姐变明星,他人来簇拥”的地步。
昔日辍学女,今日网红星,信息,速度,奇葩,本就容易推出形形色色的人,淋淋尽致的展现种种,倒也没有什么稀奇,我也无心多关注,只是觉得一姐的今天,必定有其背后家庭的原因。
直到蹲了三天一姐尚未蹲到的署名记者,发了一篇名为《虹桥一姐,下飞机被跟拍,怕火了不能自由追星》的文章,深深的刺到了我,不止是眼球,还有心灵。
记者没有像其他网友一般,说点自我感觉的时评,而是凌晨四点走进了一姐爷爷奶奶住的小区,探究一姐的蛛丝马迹。
一姐今年19岁,十几年前,父母离婚,一姐由外公外婆带大,兼有爷爷奶奶照顾,粗略估计一姐是在她六七八岁时,父母离婚。
记者的新闻稿里,用了个扔字形容妈妈把一姐交给外公外婆带大,也是出自爷爷奶奶之口,当记者要去采访越来越神秘的一姐时,妈妈是用冲出来的步伐,和吼的口吻对其说:“想采访我的女儿,经过我的授权了吗?”
同记者一样,真心感到无语,且脊背发凉。
她现在充当了一姐的经纪人,十几年来,她当了一姐的什么?充其量只是称呼上为“妈妈”的一种人吧。
一姐小学是小队长,奶奶很相信孙女聪明,是块料,然而因为数学成绩差,被老师要求测智商,怕她拖了班级的后腿。一姐显然是积极进取的,一根筋的,即使被判定智商低,被同学排挤,中考失败,但是她仍然顶着40度的高温求老师收下她复读,一心想考大学,却复读了,未能如愿考入高中。
一姐显然是心伤的,有学习上的,友情上的,更有亲情上的,照她奶奶话来讲,“亲爹亲娘给的温暖,确实不如明星多。”
得到一张签名,求到一张合影,都会有巨大的满足感,蹲机场蹲到废寝忘食,乃至回到家中,头晕时,要摸着自己的小心脏说:“我要猝死了”时,一姐的妈妈在哪儿?
一姐显然也是单纯善良的人,她的微博更名好人坏人,也是迷茫现在的境地吧,她后来更名,我想一个人,还发了微信说,她现在拒接一切活动,有些发言并不是她的原话。
那个已然已经蹲不到的一姐,被人误认为耍大牌的网红,其实只是个内心纯净的小女孩罢了。
外公很疼一姐,但是老一辈的疼爱,也只能体现没有钱了,打个电话,就把钱送过去,奶奶很疼爱孙女,相信孙女,怜爱孙女,乃至一姐抱着奶奶撒娇说,“你和外公最疼我了,不如你们俩一起养我啊”
一姐显然是渴望爱的,对于能否有爸妈的爱,她甚至都未设想,更未奢望。
而孩子最大的关爱来源于哪里?
答案当然是父母。
我不敢说一姐的父母对一姐的家庭教育有多么的缺失,然而她的妈妈,能在一姐蹿为网红后,迅速成为其经纪人,面对络绎不绝的记者,明星,能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适应这种转变,我不得不说的是,恶心。
十几年里,她对一姐的学习,成长,朋友,照顾,辍学,蹲点,有没有如此上过心?
眼见女儿可以变为利益的工具,倒贴的牢牢的,人性的卑劣,不要体现的那么淋漓尽致好不好?
可是,这样的父母,还有很多,即使不离婚,却对子女的教育不管不顾,有的甚至都不知道孩子长成什么样了?
在我的老家,有的年轻女孩相对象时,一定要看看爷爷奶奶的年龄,五十多以上的都有点嫌弃,更不要说六十好几的人,为什么?因为有这样一种现象,孩子不是给自己生的,而是给奶奶生的,“妈妈生,奶奶养”,有的年轻妈妈甚至在出了月子就把孩子交给老人,上了年纪的老人自然承接不了照顾孩子的活,所以我们那里的奶粉卖的特别好,原因是妈妈懒得在家喂上一两年的母乳,不能出去打工,太耽误赚钱。
孩子何时会站立,何时会叫说话,何时会走路,何时会独自吃饭……
全然不知,也没有概念。孩子能长成啥样,全由天算。
寄回去的钱,只能买来奶粉尿不湿玩具食品。却没有爱。
学过育婴知识的人都知道,三岁之内的安全感,关乎孩子成年之后的快乐幸福,三到六岁行为习惯的养成,关乎到孩子一生性格的塑造和成才。但是却有太多的人,不愿意停下来,给予到孩子最为亲密的照顾和关爱。
留守儿童,已然是当下存在人心底的不定时炸弹,总有一天,会自动引爆,而那些父母尚不自知的话,后果将不可想象。
家庭教育教育什么?其实更多的是我们用心陪伴。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是最深切的关爱。
而且永远记住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来自妈妈的,爸爸的无私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