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这句古老的《三字经》开篇,似乎为人类的道德行为定下了一个基调:善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然而,随着我们逐渐长大,面临各种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这一本性是否能保持,是否能在每一次选择中都能导向正确的方向,却成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当我们看到父母无条件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时,我们不禁要问:这是真正的爱吗?或许,这种看似无私的行为,实则在无形中培养了孩子的贪婪和自私。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可能会变得只知道索取,而不懂得付出和感恩。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对社会可能只有危害,而没有任何益处。这样的爱,岂不是一种伤害?
我们经常说:严师出高徒。在我们拜师学艺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老师若看到哪一位学生聪明、悟性高,就会对他关注和青睐,并且进行严格要求,经常私下里给他吃偏饭,让他变得更加优秀。
犹记得《西游记》中孙悟空学艺的那段故事情节。孙悟空立志要学本领,就独自泛舟漂洋过海到达灵台方寸山,拜师菩提老祖,打杂了六七年,也不见长本领。一天,菩提祖师问他:“你想学什么本领?”孙悟空答:“长生。”祖师跟他说了许多关于道家修炼的方法,比如动功、静功、画符念咒等等,但是,孙悟空每次都说:“如果不能长生,就不学。”后来,师祖生气地说:“你这猢狲,这也不学,那也不学,到底想怎样!?”然后,拿起戒尺,在他头顶上打了三下,关上中门走了。其余弟子都埋怨他把师傅得罪了,唯有他自己暗中窃喜。因为他已经明白祖师的用意,让他半夜从后门进去,秘传他长生不老之术。
然而,面对生活中的是与非,我们又该如何选择呢?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简单地判断一件事情的对错。因为每个人的立场、环境、高度都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会有所不同。这就需要我们在做出选择时,要具备一颗智慧的心,能够看清事情的真相,而不是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
春秋时期的鲁国,有一项法律规定,如果有人赎回被俘虏的奴隶,就会得到官府的赏赐。子贡赎回了奴隶,却拒绝了赏赐。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一种高尚的行为。但孔子却批评了子贡,认为他的这种行为会导致更多的人不愿意去赎回奴隶。因为对于很多人来说,赎回奴隶是一种义务,但如果赎回了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那么他们可能会认为这是一种损失,从而不再愿意去做这件事情。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的好心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因此,我们在做出选择时,不仅要考虑自己的感受,还要考虑到他人的利益和社会的整体福祉。
“善行”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品质,但是,我们还需要具备一颗“智慧的心”,来那个看清事情的真相,做出正确的选择。只有这样,我们的“善行”才能带来真正的“善果”。否则,我们的好心可能会对自己,或者他人和社会造成一种伤害。因此,应该时刻提醒自己:在做选择时,要用智慧去引导我们的“善行”,从而得到更多的“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