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2017.12.24第一次参加拆书帮线下活动
人与人之间的相聚,更像是一场久别重逢。
我们原本并不认识,却在彼此以往的人生中做着相同的事情,有着相同的爱好。
我们各有短板,又各怀所长,直到在拆书帮相遇的那一天,碰撞出了奇妙的火花。
拆书帮,我来了!
1.
冬日早上的阳光特别温暖,就像早早到了会场的米旭,边干活边听音频,我问一句他答一句,没有一句多余的话。
我帮不上什么忙,于是去旁边的书屋转转,原来这里竟然暗藏一个环境这么好的读书地,我感慨自己曾在这附近上班多年竟然没有发现。
边扫视书架边忐忑,以前从没参加过线下活动,不知道即将面临怎样的情况?是亢奋激昂的?是死气沉沉的?还是大家无拘无束,满不在乎的?
拆书帮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团体?
2.
活动开始之后,我打消了所有的疑虑。
经过自我介绍、现场拆书、互动和交流,我了解了拆书帮的基本规定和等级制度,也了解了拆书分享是怎么回事。
下面说说通过今天两位拆书家的分享,我有哪些收获:
豆豆拆解的《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会说》,主题是:不吼不叫,描述性陈述引导孩子与父母合作的秘诀,给出了引导孩子合作的五项技巧。当我听到第一项,描述事实的时候,想起了我以前在罗辑思维听的一期节目。讲的是一个极好的棒球教练,他对自己的球员从来不打不骂,也不给出任何评价,只针对球员的动作给出修正建议,就事论事。所以对孩子也一样,不能一看到孩子犯错就火冒三丈给她批一顿,而要先告诉她错的这件事本身是什么,才有利于她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进而改正。
我根据豆豆老师对这个知识点的拆解和分享,自己试着解决一个孩子现实中的问题。我家宝宝今年刚2岁多一点,总是喜欢看电视,而且每次看的时间都很长,一旦开始就很难把电视关掉:
(1)描述:宝宝,你长时间看电视对眼睛不好。
(2)提供信息:这样下去不到半小时你眼睛就会疼的。
(3)一个词:看电视。
(4)感受:我不希望宝宝以后和妈妈一样,早早戴眼镜,这样不好看。
(5)字条:因为宝宝小,暂时不使用字条(如果以后留字条的话这样写:宝宝,你在看电视之前,把作业写完了吗?琴练了吗?要遵守和妈妈的约定哦!)
天后拆解了《好好说话》这本书中的一个片段,主题是《如何劝说别人》,关键在于我们要学会提问的方向,来引导对方从“为什么我不能”转变为“为什么我想要”。通过演练,我发现自己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我总是试图做他人的引导者,给出自己的建议,而不是引导别人说出自己的正面理由。
原来我就是那个苦口婆心别人还说了不听的人啊!通过豆豆和天后的当场纠正和练习,我明白了自己的问题,学习用“为什么今天想到这个问题?”这样的引导性提问来替代“你觉得自己现在的表现和目标差距远吗?”这样的负面提问。
3.说说拆书帮给我的感觉
a.拆书帮是一个等级严格,对自己正在做的事认真负责的组织。豆豆和天后耐心地解答了我们提出的问题,我们还看了她们的拆书笔记,我感觉拆书帮的每一位拆书家都在严肃认真地对待拆书晋级这件事。如果说人活着总要追求点什么的话,那加入拆书帮并且一路升级打怪的人,一定能通过深度拆书,吸收其中的知识后应用于实践,并且把它们分享给更多人获得成就感。就是这样一群人,在自我约束下严格地执行着组织的游戏规则,通过自身努力一步步迈向更高的目标。
b.拆书帮里最吸引我的一点就是,每一位拆书家都是我的老师,都能随时给我反馈。我从两年前开始就立志做一个终身学习者,期间报了很多网络课程班,虽然有心精进,但是不成系统,也没有自己的学习笔记和总结复盘,听听忘忘,很多好东西当时听了很兴奋,但是后来就记不清了。自己想要输出时才发现,曾经听到时振奋人心的东西,根本就找不到在哪,而且输出的东西没人指导,就等于在黑夜里瞎摸索,效率极低。有了老师的反馈,以后我收集和思考过输出的东西,终于有人指导和评价,能有针对性的做出修正,让自己少走了很多冤枉路。
4.我的新年目标
A.投入便签营,学习后找到适合自己的老师,开始拆书家的修炼之旅
B.学会总结和复盘。自己阅读的东西通过RIA方式总结复盘,就像罗胖说看过的东西只看过不行,还得在自己脑子里缝一针;拆书家分享的内容,也要尽可能记下,最好能用写文章的方式分享和记录。
C.通过拆书和大家的交流,提升自己的学习力,掌握更多技能,应用于更多领域。
拆书,会让我们深读更多的书;拆书,会提升我们的学习力,从而优化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拆书,会让我们更懂得这个世界的规律,做出更多正确的选择,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去到我们想去的地方。
拆书,又何止是拆书而已?
2018!拆书帮!我们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