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卡
聪明人在不同于细之间穿梭自如
术语:元认知(Metacognition)
印象:是一种对认知模式进行观察,监控,调整,以完成某个目标或者任务的认知活动。
例子:高中学习解题,错题本的使用方法是,分析自己为什么错,是概念不清还是公式不懂,解题的切入点有哪些正确的解答有何不同,总结在下次遇到同样问题时,思维方式应该如何调整。我的理解是:日常生活中,所谓的复盘总结,就是元认知。
出处:《工作谈-元认知学习法》
人名卡
关注大师的言行,跟随大师的举动。
- 人名:约翰·弗拉维尔(John Hurley Flavell,1982年8月9日 -)
- 印象:美国发展心理学家
- 例子:一九七六年出版的《认知发展》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元认知(metacognition,メタ認知能力或称后设认知)的观点。例如在教学心理学中常提到“学习如何学习”,指的就是这种次认知。元认知的实质是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
- 出处:心理学空间-约翰·弗拉维尔
反常识卡
靠证据拓展认知边界。
- 反常识:人的大脑具有欺骗性,爱走捷径,倾向于把“记得”的东西,当作已经学会,会在大脑内自动完成。存入记忆容易,提取出来会不容易;反之,如果存入有些吃力,那么提取会更牢。
- 印象:实际上“知识已经掌握和理解”的情况,很多时候是一种对自我能力的过份自信。
- 例子:很多时候文章读过,书看过,但是之后并不能复述出来,或者干脆就忘了。就是大脑在浏览过信息之后就自动完成,当作已经理解掌握,其实距离知识的掌握依然有距离。想要提取信息时提取不出来,就是一种把记住当作学会。一味追求阅读速度的确意义不大,好好消化获取的东西才能便于提取。
- 出处:必要难度理论
金句卡
记住那些文采飞扬的句子。
如果只在不被辜负时去信任,有所回报时去爱,学有所用时去学习,那么就放弃了人之为人的特征。
偏见是有自己平衡方法的,人必须有深度,其次才谈有没有偏见,一个没有偏见又没有深度的人是没有意义的人,一个有偏见但是有深度的人是有价值的人,首先要做到有深度然后再没有偏见。
行动卡
精读之后,采取什么行动。
如何实践元认知学习法?
将元认知分成三类的话,需要对三个方面进行训练
1.元认知知识:尝试去发现影响认知过程和认知结果的因素,学习方式是什么样的,如何刻意练习,对那些能力习惯等是需要刻意练习的,思考如何选择更适合的学习材料等。
2.元认知技能:是计划,监测与调整的技能。需要学习如何定制计划,发现计划执行中的不利因素,调整并采取补救措施。
3.元认知体验:觉察和了解认知活动。学会去觉察和了解自己在认知过程中的情绪体验。
高效的学习方法是三种,践行以下三种学习方法
1.主题学习。注重知识的广度,一堆书大于一本书,经典大于碎片,承载信息的人大于信息(?)
2.深度学习。注重学习的深度,用于学习中后期,突破学习的平台。需要发现深层次的因果联系,将知识内化成本能(掌握大量内隐知识)
3.行动学习。注重学习的结果,用作品说话,学会调整学习目标,更多的思考学习的可行性,要求自己坚持输出大于输入
技巧卡
在本章中,作者有何值得模仿与学习的写作技巧与思维技巧?
快速学习的思维方式是——实践“最小知识法则”。
- 时间源头:一个学科的核心知识体系是什么?最早解决什么问题出现的?什么样的东西在支撑这门学科的成立。
- 核心话语体系:和专业术语相似,发现该核心语系侧重点是什么,既是重点。
- 二级推演体系:任何一个学科产生只属于该学科的特殊话语体系后,该话语体系必然会延伸到下一个层面,推演出二级话语体系。需要明白该二级话语体系的二级结论是什么。
- 其他学科怎么看待这个学科的大问题:避免知识的诅咒产生。
任意卡
所谓的二级话语体系要怎样理解?
目前在做的事情是否是元认知学习法的有效实践,做好主题,深度和行动三大学习。
需要补充学习的几本书
经验的疆界——詹姆斯•马奇
如果本书的探讨能给读者什么启示的话,那就是,从经验中学习是不完美的真相发现手段。大部分组织生活和管理生活会提供生动的、令人震撼的经验,个人和组织会怀着很大的信心从这些经验中学习,但是获得的启示很有可能是片面的、迷信的、自证的或者虚构的。从经验中学习,极有可能导致次优选择,不大可能有效揭示深层因果结构。经验可能让信心的增长快于快于能力的增长,而且让尝试过早终止。结果,经验丰富的人对自己所提建议的把握往往高于自己所提建议的质量。……经验也许是最好的老师,但不是特别好的老师。
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菲利普·津巴多
你是如何影响他人,反过来又是如何被他人和其他系统性力量所影响的。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乔治·莱考夫和马克·约翰逊
多次提到的隐喻,到底是什么东西,需要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