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一些家长交流怎么样能让孩子主动做家务时发现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做家务有积极性,跟自己的孩子签订“家务劳动劳务合同”:如拖地一次1元,洗碗一次1元,扔垃圾一次付5角……
这些父母认为这样做既可以调动孩子参加家务劳动的积极性,又可以让孩子理解父母挣钱不易,孩子通过辛苦劳动获得报酬不会乱花钱。
那么,这种方式对孩子好吗?
这种“有偿生活机制”最初来自犹太家庭,他们在鼓励孩子做家务赚钱的同时,还会让孩子到社区找活儿,另外家庭对孩子提供的食物和照顾也采取了收费制,父母照顾孩子的义务消失了,家庭成为一个小交易市场,所有活动都跟金钱挂钩,所以才得以从小培养孩子的财商,到他们真正进入社会已经得心应手,所以世界上的很多富豪都来自犹太家庭。
到这种“有偿生活机制”进入到西方的家庭,孩子们手中的零花钱都是通过帮助家庭或邻居等赚来的,父母一般不会额外提供零花钱,甚至孩子们用劳动获取的金钱,还需要承担家庭的部分支出,到稍大的孩子,他们还需要靠自己工作赚钱支付生活开销。
但到了中国,这种“有偿生活机制”变了味,家长让孩子做家务赚取零花钱却不计较家庭的付出,孩子并不能真正理解父母的用意,且无形中淡化了父母子女亲情,强化了父母子女间的“金钱关系”。孩子的目标也从养成做家务的好习惯错位变成金钱。
在我小时候,洗碗、拖地、洗衣服、擦席子、烧饭……每项家务,都有对应的零花钱。妈妈和邻居看到一个勤劳的女孩,我自己也以为自己是勤劳的。进入初中后,妈妈觉得我做家务已成习惯,洗碗的零花钱取消了,我就割破小手指,告诉妈妈我的手受伤了,不能洗碗。拖地的零花钱取消了,我就地上随意拖两下。洗衣的零花钱取消了,我把衣服过下水就去晾了……我痛恨一切家务。结婚前,我跟先生约定好,结婚后我是不会做任何家务的。结婚10年,真的是什么家务都没干过。这一切,缘于小时候家务和钱挂钩…………@诺亚
让孩子通过劳动赚取零花钱,实际上是变相的物质奖励。这和父母让孩子洗碗,然后奖励一颗糖是同样的道理。这样为让孩子努力学习而采取物质奖励的措施其实并不能长久得起到正面影响。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德西效应,说的是外在报酬即物质奖励会削弱孩子的学习动力即内感报酬。
长期的物质奖励会让孩子变得斤斤计较,没有报酬不做、没有奖励就不行动,不仅毁掉孩子对劳动、对学习的正确认识,更严重的是,孩子会越来越没有动力,因为无论是金钱还是物质对孩子的吸引力都会慢慢减少。
所以当我们想让孩子养成某种良好行为,比如爱劳动、按时睡觉吃饭等,及鼓励孩子努力学习,一切想让孩子变得更好的出发点,都不应该以金钱或物质为诱饵。
教育孩子的过程其实是让孩子从心里认同父母价值观的过程。当价值观趋同之后,一切难题也将迎刃而解。
如何让孩子愿意甚至爱上家务劳动?
首先,给家务劳动蒙上一层光环,让劳动变成一件很光荣的事。孩子感觉到家务劳动是表现得好才能参加的,劳动就顺理成章的变成了肯定和激励。
其次,让家务劳动变得有趣,给劳动编一个生动的故事或理由,让孩子感觉到做家务劳动是一次探险和发现新世界的奇妙旅行。
再次,让做家务变成习惯,如果想让孩子持续做家务,那么不能随意地使唤孩子,而是要及早和孩子沟通,分工协作。同时,做家务的时间要相对稳定,这样更有助于孩子养成习惯。
最后,持续的肯定和奖励,孩子完成家务劳动要及时给予真诚的称赞和感谢。让孩子知道他做出的贡献对家庭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