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能力不是读了很多书就能获得的,更不是靠学校里的一本语文书就能提升的,阅读理解能力需要学习相应的阅读策略,阅读能力就像一门技能,需要训练才会熟练运用。
108学堂二年级的三个孩子,经过了五次阅读策略课的学习,在我给他们上第六节课时已经欣喜地看到看到孩子们的变化。
今天一走进教室,孩子们迫不及待地问,“老师,今天读的是哪一本书?”我拿出书的封面给孩子门看,三个孩子立马大声说出:“《玛德琳和图书馆里的狗》”。
“我推断封面上的这个小女孩就是玛德林。”
“我还看见有一只狗,还有很多书,这本书里讲得就是关于读书的故事。”
......
因为学习过根据“书名、封面、和封底”的阅读策略来推测一本书的内容,孩子们现在知道在阅读之前,先不急着看书,而是多做一些了解。
因为带着孩子们用过“k-w-l”提问工具来了解作者,由于时间原因,了解作者部分今天就没有做重点,直接略过。
绘本的扉页上,孩子们看着小女孩的表情,有说很生气的,也有说很伤心的,孩子们忍不住想翻书了解是什么原因,一本好书,一开始就引起读者的好奇。
(朗读:我不喜欢读任何东西,不喜欢读书,不喜欢读杂志,甚至连冰激淋上的甜品单,也提不起我的兴趣。)
经过前面几次课的训练,孩子们已经比较自然地一边看着文字,一边寻找观察图书的画面。他们很快找到原因,原来玛德林刚刚是生气的表情,因为她不喜欢读书,还发脾气把书都扔到地上了。
孩子们观察图画后说:“玛德琳喜欢荡秋千和骑自行车。”
瑶瑶说:“老师,她不喜欢看冰激淋车上的甜品单,是不是她不认识字呀?”
“我们往后读一起寻找答案。不过,你们现在又有什么疑问?“
“老师,她为什么不喜欢读书?”“是不是她不认识字呀?”孩子们讨论开了。
“我们带着疑问往后读,你们就会找到答案了。”
(朗读:而且我特别不喜欢大声朗读......有时候,我一读错就会有人咯咯笑。)
孩子们开心地找到了玛德琳不爱读书的依据,原来玛德琳有些字不认识、朗读不通顺而且害怕同学笑话她。
这时,我提了一个问题“孩子们,不和特别这两个字词为什么特别大特别黑呢?”
孩子们不是特别理解,我解释到书中的文字和图画都可以传递出一个人的情绪,这两个大大黑黑的字词表示玛德琳讨厌读书的强烈情绪,你们在表达自己情绪的时候,也会加上一些动作,比如大叫、握拳、跺脚等等,都是表示你们情绪很强烈呢。”孩子们听完点了点头。
(朗读:老师从来没有奖励过我一张星星图案的贴纸......于是我许了个愿:我想拥有一颗属于自己的星星。)
读完这个部分,孩子们发表感受说:“原来,玛德琳想得到一颗星星。”
“她不是讨厌读书吗?为什么想得一颗星星?”我问。
孩子们说:“因为她想变好,她也想当一个好学生。”孩子们说这句话,我内心很触动,这是孩子们的心声,再落后的学生,也期望自己变好,得到大家的肯定。
(朗读:“我猜,美梦成真是需要等待的,因为我在星期一和星期二都没有得到星星。......星期五也好不到哪儿去。)
“孩子们该怎么办呢?她的愿望能成真吗?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大家猜猜看?”
“能,肯定能,老师接下来应该会出现图书馆还有狗狗吧!”孩子们说。
孩子们还能记得封面上的推断,很不错。
于是我问孩子们,“你们去过图书馆吗?进去做了什么?感觉怎么样?还想再去吗?”
添添和毅柏说:“我们去过图书馆,那里有好吃的好玩的,还可以看书,还想再去。”
瑶瑶说:“我去过一次图书馆,那里只有书,没有好玩的,下次不想再去了。”
看来,有必要引导孩子们对图书馆的兴趣。
(朗读:“星期六,妈妈带我去图书馆......玛德琳,你愿意读书给一只狗听吗?”)
“还记得,封面上是哪条狗吗?”孩子们的记忆力很好,很快找了出来,还描述了关键特征。
[朗读:迪姆普小姐领着我走到一只大白狗跟前......“好吧。”我答道。(但声音很低。)]
“她声音为什么很低呢?”我问。
孩子们说:“她有点紧张。”
(朗读:一开始,我很紧张......我还是没有得到一颗星星。不过,我可以耐心等待,就像邦妮一样。)
看到自己的推断正确,孩子们更加开心地笑了。
“孩子们,你们发现玛德琳在读书得时候,邦妮是怎么做得?”我问。
“邦妮听得很认真,没有咯咯笑。”
“那玛德琳现在对读书的感觉发生了什么变化?”我继续问。
孩子们从原文中得出结论:“玛德琳觉得阅读充满了乐趣,因为邦妮不会笑话她,她不用担心出错。”
(朗读:很快,在课堂上当众朗读得日子又要到了。可是当我走进图书馆,邦妮却不在那里!......“你就假装是在给邦妮读书就好了。”)
读到这里,孩子们都着急起来。“老师,邦妮怎么了,她是不是发生什么事情了?她是去另外得图书馆当听众了吗?......”这本书已经触动到孩子得内心了,看到孩子们为邦妮担心的神情,我再次感受到阅读带给孩子们得心灵力量——关爱他人之心油然而起。
(我卖了一下关子,让孩子们先耐心听接下来的朗读:星期一早晨,我紧张得要命......我成功了,我得到了属于自己得星星。
“孩子们,请你们试着说最后一句话。感受一下玛德琳的心请”“我成功了!我得到了属于自己的星星!”我和孩子们都欣喜地大喊了起来。
“这一次,她紧张吗?有人咯咯笑她吗?但是为什么她又成功了呢?”
“紧张,有人咯咯笑她。但是她假装邦妮在她身边,她就不害怕了,最后就读得很好了。”孩子们得出结论。
“那你们发言、上台表演节目会不会紧张?如果紧张怎么办?”
孩子们有说会紧张,也有不会紧张的时候。如果紧张了要像玛德琳一样想办法,勇敢一点,可以想象自己最信任的人在身边。
“你们害怕台下有人对你咯咯笑吗?你希望台下有人像邦妮一样的听众吗?”
“害怕,希望。”孩子们笑着说。
“那如果有人对你咯咯笑,怎么办?比如添添之前跟老师说害怕别人笑话你;还有上次添添笑话瑶瑶,瑶瑶还哭了;瑶瑶和添添笑话毅柏朗读不好的时候,毅柏也不开心?”
孩子们在一起做了讨论,他们说:“首先不要去笑话别人,要做一个好的听众。而且就算被笑话了,不要理会,还要勇敢一点,要坚持做最棒的自己。”
“老师,邦妮怎么样了?”孩子们心里还是牵挂着。
(朗读:又到了星期六,我们来到图书馆。迪姆普小姐回来啦!......“玛德琳,你愿意给邦妮——还有她的宝宝们读书吗?”
“哈哈哈”看到这里,孩子们笑得好开心,终于放心了。
“你们猜玛德琳愿意吗?如果是你们,你们愿意吗?你们喜欢这样的图书馆吗?”我问。
“愿意,愿意。喜欢,这个图书馆太好玩啦!”孩子们说。
(朗读:“嗯,好!”我高兴地大声说。)
“孩子们,前面玛德琳说话声音很低,为什么现在大声说话了?”我继续追问。
“因为她现在可以读得很好了,她更勇敢了,她更自信了。”孩子们纷纷说到。
希望,你们能像玛德琳一样,坚持梦想永不放弃,也能像邦妮一样做个好的听众,善于聆听、鼓励他人。
最后,孩子们用上一次学到的简述故事策略进行本书故事的复述,最后还在阅读策略笔记本上,用画画的形式展现出来了。
我们从这本书中,也得到一个意外的收获,孩子们和我都商定好以后我们的阅读课,也可以用“星星、微笑和加油”图案的贴纸来进行奖励和鼓励,哇哦,下一次阅读课,孩子们更加期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