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中的教育方法浅析
一直想写一下《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中郭靖的老师们——哲别师傅、江南七怪、洪七公和一灯大师。不同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学方法之下形成的不同的教学成果。
哲别师傅在电影中没有刻画他怎样教郭靖,从结果反推,应该是教郭靖骑术、箭术和蒙语,他采用的方式应该是沉浸式教学,在草原大环境中,郭靖必须掌握这些技能才能正常的生活,所以属于基础性技能。而哲别也受到了郭靖自始至终的尊敬——郭靖在哲别面前始终是说蒙语的,大概哲别老师完全不懂汉语,为了让老师听懂他的话,使用蒙语是最好的选择。电影结束时,饱经征战的哲别也站在郭靖的角度,祈愿世界和平。启蒙老师在孩子形成世界观之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江南七怪则采用了传统刻板的“灌输式”教学,也称“填鸭式”,他们各自有自己擅长的一门功夫,却不管郭靖能否理解,是否有时间消化,一股脑儿灌输给他,当他完不成作业,达不到效果时,又采用打压式教育方法,当面说他“资质平平”,预估他不会有大出息,郭靖反复被灌输这种思想,也觉得自己只是一个资质一般的小孩。江南七怪在郭靖无法领悟武功要诀之时,只是让他自己去揣摩思考,自己一走了之,并没有明确的方法指点,郭靖在黑暗中摸索,摸索不出门道。
可贵的一点是,郭靖即使觉得自己是个普通人,武功不高,但依然把保家卫国的理想镌刻在脑海,但就这一点,就已经难能可贵了。
黄蓉最懂郭靖,所以为他找到了另一位名师——北丐洪七公。他采用的教学方式是寓教于乐,教学风格是幽默。自己一边吃黄蓉做的美食,一边倾囊相授顶级武功“降龙十八掌”,飞龙在天,见龙在田,震惊百里,时乘六龙,神龙摆尾,亢龙有悔……一招一式,指点到位,教学时面对郭靖的失误,也只是幽默地化解尴尬,说他是“恶狗吃屎”,话有点糙,但师徒二人没大没小,打成一片的氛围,让学生学习时压力减少了,兴趣增强了。最关键的是洪七公属于“静待花开”,他反正不急,不像江南七怪有点急于求成,马上教出好成绩。郭靖就是在洪七公的指导下,掌握了最强外功“降龙十八掌”,洪七公教学成果卓著。
至于一灯大师的教学方法,更是高明,是学以致用的教学方法。一灯大师用九阴真经为黄蓉疗伤,首先让郭靖见识到了这门内功的厉害之处,同时他让郭靖跟着他学习这门江湖内功绝学,并告诉他学了九阴真经,将来可用于江湖救急。我想此时,郭靖的理想与学习这门功夫的意义重合了,而他以后可以救治自己心爱的姑娘黄蓉,更可救助天下苍生。再加上郭靖此时有了“降龙十八掌”的基础,九阴真经的练习可使他功力大增,学习功夫,郭靖已经进入完全的自觉状态。
在这些老师的教育之下,刻苦踏实的郭靖终成一代大侠。当然,郭靖的侠还有另一位更重要的老师——母亲李萍,这位伟大的母亲为郭靖种下了保家卫国的种子,她深明大义,生活的苦难从未磨灭她的家国情怀。没有功夫的弱女子,却也有责任与担当。如果没有这样的家教,没有这样伟大的母亲,或许郭靖早就忘记了自己是大宋的子民,他的母语是汉语,他的本名是郭靖,“靖康之耻”的“靖”。
好在我们有武侠,好在我们有亿万个“郭靖”,好在我们意识到了老师的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作用,才有了一代代守护国家安宁的“英雄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