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朝历代“开国皇帝”大全汇总(下),你知道的有几个呢

52 隋朝 - 隋文帝杨坚

隋文帝杨坚(541年~604年),小字那罗延,鲜卑姓普六茹,杨坚掌权后恢复杨氏。是隋朝的开国皇帝(581年3月4日~604年8月13日在位)。其父杨忠是西魏和北周的军事贵族,北周武帝时官至柱国大将军,封为隋国公,杨坚承袭父爵。北周大定元年(581年),杨坚受北周静帝禅让为帝,改元开皇。隋文帝在位24年,于581年改国号为大隋,统一中国,定都长安(大兴城),开创了辉煌的“开皇盛世”。不仅如此,他还首次实行了一直沿袭到清朝的三省六部制,开科取士,创三省六部制,修订开皇律,为后世所沿用。但是在位晚期逐渐多疑,杀害功臣,并且听信文献皇后之言,废黜太子杨勇立晋王杨广为太子,埋下了亡国的祸根。仁寿四年七月丁未日(604年8月13日),在仁寿宫离奇去世,享年六十四岁。 庙号高祖,谥号文皇帝,葬于泰陵。


53 唐朝 - 李渊


李渊(566年12月21日~635年6月25日),字叔德。中国唐朝开国皇帝(618年6月18日~626年9月4日在位) ,初唐政治家、军事统帅,唐太祖李虎之孙,唐世祖李昞之子。李渊出身于北周关陇贵族,袭封唐国公。隋末天下大乱时,李渊乘势从太原起兵,攻占长安。公元618年5月,李渊称帝,改国号唐,年号武德,定都长安,不久之后便统一了全国。他晚年未能妥善处理皇位继承问题,致使二子相争,引发玄武门之变。事后李渊册立李世民为太子,很快传位于他,退称太上皇。贞观九年(635年),李渊病逝,享年七十岁。谥号太武皇帝,庙号高祖,葬于献陵。后定谥为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


54 后梁(五代)- 梁太祖朱温


朱温(852年~912年)即梁太祖,五代十国时期后梁王朝的建立者(907 年6月5日~912年7月18日在位),唐僖宗赐名全忠,称帝后改名朱晃,宋州砀山(今安徽砀山)人,唐大中六年(852年)出生于千年古镇善堌村。 朱温早年参加黄巢起义军,黄巢建立大齐政权时,任同州防御使。中和二年(882年),叛变降唐,被任为河中行营招讨副使,赐名全忠。次年,为宣武节度使。天复元年(901年),进封梁王。天佑四年(907年),朱温废唐哀帝,国号大梁,建立梁朝,改元开平,定都汴州,史称后梁。乾化二年(912年),其子朱友珪弑杀朱温,终年61岁,葬于宣陵。上谥号神武元圣孝皇帝,庙号太祖。


55 后唐(五代)- 李存勖


李存勖(885年~926年)是后唐庄宗皇帝,小字亚子,代北沙陀人,生于晋阳(今山西太原),唐末五代军事家,晋王李克用之子。他骁勇善战,长于谋略,在王位十五年,南击后梁、北却契丹、东并河北、西服岐秦,使得晋国逐渐强盛,中兴唐朝霸业。同光元年(923年)四月在魏州称帝,定国号为唐,年号“同光”,史称后唐,并于同年十二月灭亡后梁,定都于洛阳。李存勖在位期间,沉缅于声色,治国乏术,用人无方,纵容皇后干政,重用伶人、宦官,猜忌、杀戮功臣,横征暴敛,又吝惜钱财,以致百姓困苦,藩镇怨愤、士卒离心,同光四年(926年)四月死于兴教门兵变,他在位三年,庙号庄宗,谥号光圣神闵孝皇帝,葬于雍陵。


56 后晋(五代)- 石敬瑭


石敬瑭(892年4月20日~942年9月11日),即后晋高祖,沙陀族,太原人,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女婿,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开国皇帝(936年11月30日~942年7月28日在位)。石敬瑭年轻时朴实稳重,寡言笑,喜兵书,重李牧、周亚夫之行事。在后唐末帝李从珂继位后,石敬瑭为河东节度使,双方互相猜忌。清泰三年(936年),石敬瑭起兵造反,后唐军兵围太原,石敬瑭向契丹求援,割让幽云十六州,并甘做"儿皇帝"。 随后在契丹援助下,石敬瑭称帝灭后唐,定都汴梁,改国号为"晋",改元天福,史称后晋。石敬瑭在位期间,连年发生兵乱,且依附契丹,使中原地区动荡不安。天福七年(942年),吐谷浑(退浑)活动于河东,对契丹造成威胁,石敬瑭因此受到责问,忧郁成疾而死,享年五十一岁。庙号高祖,谥号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葬于显陵。


57 后汉(五代)- 刘知远


刘知远(公元895年~948年)是后汉的开国皇帝(947年~948年),即位后改名刘暠,沙陀族人, 生于太原,他在石敬瑭去世后,被后晋出帝任命为河东节度使,北京(今山西省太原市南)留守等职。 石重贵继位后,进封为北平王,拜中书令。 因他的官位高,功劳大,势力强,为石重贵所猜忌。辽军进入汴京时,他派部下以祝贺胜利为名,去汴京察看形势,知道辽军很不得人心。不久,他打出复兴后晋、迎石重贵来晋阳的旗帜,受到将士的拥戴。 公元947年2月辛未日,他在晋阳称帝,改名为缟,建国号为汉。史称后汉。乾祐元年正月丁丑日(948年3月10日),病逝于万岁殿,享年五十四岁,庙号高祖,谥号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葬于睿陵。


58 后周(五代)- 郭威


郭威(904年~954年)是后周的开国君主(951年2月13日~954年2月22日在位),邢州尧山(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初名郭威,字文仲,顺州刺史郭简之子,因事曾被罚配发配到湖南。郭威在后汉时为邺都留守、枢密使,掌握军权,在951年称帝建立后周。在位期间,崇尚节俭、虚心纳谏、改革弊政,促进北方地区的政治经济形势好转。显德元年正月壬辰日(954年2月22日),郭威因病驾崩,享年五十一岁,谥号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庙号太祖,葬于嵩陵。


59 前蜀(十国)- 王建


王建(847年~918年)字光图,小字行哥,出于流辈,是前蜀的开国皇帝(907年~918年在位)。王建于唐末加入忠武军,成为忠武八都的都将之一。因救护唐僖宗有功,成为神策军将领。后被排挤出朝,任利州刺史,此后不断发展势力,逐渐壮大。文德元年(888年),王建投奔成都,为陈敬瑄所阻,于是开始攻打西川。历经三年苦战,王建夺下西川,被封为西川节度使。此后,王建接连降服或击败武泰节度使王建肇、东川节度使顾彦晖、武定节度使拓跋思敬,占有两川、三峡,取得山南西道,天复三年(903年)被唐昭宗封为蜀王,成为当时最大的割据势力。天复七年(907年),唐朝灭亡,王建因不服后梁而自立为帝,国号大蜀,史称“前蜀”。王建在位十二年,庙号高祖,谥号神武圣文孝德明惠皇帝,葬于永陵。


60 后蜀(十国)- 孟知祥


孟知祥(公元874年~934年)是后蜀的开国皇帝,字保胤,邢州龙冈人,是唐末西川节度使、同平章事孟不离的儿子。同光三年(925年),后唐攻灭前蜀。不久,中原大乱,后唐庄宗李存勖被杀,李嗣源夺得帝位。时任西川节度副使的孟知祥训练军队,准备割据蜀地,平定叛乱,整顿吏治,成都始安。中原大乱结束之后,后唐明宗李嗣源授孟知祥为西川节度使。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又封孟知祥为蜀王。次年孟知祥在成都建国称帝,年号明德,国号蜀,史称后蜀。他在位仅七个月,终年六十一岁,庙号高祖,谥号文武圣德英烈明孝皇帝,葬于和陵,孟知祥之子孟昶颇能励精图治,境内很少发生战争,是五代时期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地区,维持了30多年的安宁和平。


61 南吴(十国)- 杨行密


杨行密(852年~905年),初名行愍,字化源,庐州合肥(今安徽省合肥市)人。他是南吴的开国皇帝(902年~905年在位4年)。杨行密出身于贫寒的农家,少时臂力过人,能日行三百里,为本州步行急递文牒。唐朝末年,他参加了黄巢起义。战斗中为官军所俘,获释后当了唐朝的州官。因有战功,先后被升为牙将、庐州节度使。其与秦彦、毕师铎、孙儒等争夺江淮之地,连年混战,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经过6年苦战,终于于892年歼灭孙儒,尽得淮南8州,并兼有江南常、润、升诸州之地,任为淮南节度使。杨行密为政期间,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和减轻农民负担。他多次下令招集流亡农民定居耕作,实行轻徭薄赋政策。未及数年,江淮之地经济得以恢复。天祐二年(905年),杨行密病逝世,享年五十四岁,庙号太祖。


62 南唐(十国)- 李昪


南唐(937年~975年)是五代十国时期李昪(889年1月7日~943年3月30日)在江南地区建立的王朝,定都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李昪原姓李,字正伦,小字彭奴,天祚三年(937年),李昪称帝,国号齐。升元三年(939年),又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传三世历一帝二主,享国三十八年,是十国中版图最大的政权。李昪即位后,勤于政事,变更旧法,继续保境安民,在相对安定的条件下,社会生产有所发展。与同时割据诸国相比,南唐地大力强;由于兴科举、建学校,文化也尤为昌盛。人口约五百多万,为中国南方的经济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升元七年(943年),李昪因丹药中毒导致背上生疮,在升元殿去世,是为南唐先主,庙号烈祖,谥号光文肃武孝高皇帝,葬于永陵。


63 吴越(十国)- 武肃王钱镠


吴越武肃王钱镠(852年~932年)字具美(一作巨美),小字婆留,杭州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人,吴越开国国君。天复二年(902年),唐封钱镠为越王。天祐元年(904年),钱镠请改封为吴越王,遭拒后经朱全忠奏请,改封吴王。后梁开国,钱镠以拥戴之功,改封为吴越王。后唐同光元年(923年),“镠始建国”,初步建立了政权。钱镠在位期间,文士荟萃,人才济济,采取保境安民的政策,经济繁荣,渔盐桑蚕之利甲于江南;他曾征用民工,修建钱塘江捍海石塘,由是“钱塘富庶盛于东南”。两浙百姓都称其为“海龙王”。他在位四十一年,终年八十一岁,庙号太祖,谥号武肃王,葬于钱王陵。


64 闽国(十国)- 王审知


闽太祖王审知(862年~925年),字信通,号详卿,号白马三郎,光州固始人,“开闽三王”之一。唐朝僖宗乾符五年(878年),黄巢之乱,据闽岭五州之地。唐乾宁元年(894年),以王潮为福建观察使,王审知为其副手。唐光化元年(898年),王潮去世,王审知继任福建观察使。王审知治民练兵,割据福建,为闽国建立奠定基础,为闽国建立奠定基础,与中原王朝维持良好关系。909年,王审知被后梁封为闽王。917年,王审知称帝,建都福州,次年改国号为“闽”,史称“闽国”,在位期间,选贤任能,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后唐同光三年(925年),王审知去世,终年六十四岁,谥号忠懿,庙号太祖。


65 南楚(十国)- 马殷


马殷(852年~930年)字霸图,许州鄢陵人。唐末五代时期楚国君主,是南楚的开国君主(927年8月~930年11月在位)。马殷早年以木匠为业,后投入秦宗权军中,隶属于孙儒部下。乾宁三年(896年),刘建锋被杀,马殷被推为主帅,逐步统一湖南全境。开平元年(907年),后梁封马殷为楚王,承认其对湖南的割据。定都潭州(今长沙),天成二年(927年),后唐封其为楚国王。在位期间,采取“上奉天子,下奉士民”的策略,不兴兵戈,保境安民,很少主动对外交战。对内发展农业生产,减轻百姓赋税,使湖南经济得以繁荣。天成五年(930年),马殷去世,时年七十九岁,谥号武穆王。


66 南汉(十国)- 刘䶮


刘䶮(889年~942年),又名刘纻,初名刘岩、刘陟,封州刺史刘谦第三子,清海、靖海节度使、南海王刘隐之弟,南汉开国皇帝。贞明三年(917年),刘䶮称帝,国号大越,追谥刘隐为襄皇帝。改元乾亨。乾亨二年(918年),刘䶮在南郊祭天,大赦境内,又改国号大汉,史称南汉。刘䶮在位时期,依靠士人治政,尽任士人为诸州刺史;还通过科举,每年录用进士、明经十余人为官,避免武职官据地称雄之患。高祖刘䶮晚年政治之奢暴,伴随而来的是士人地位的下降与离心。同时刘䶮却亲近宦官,使得宦官势力逐渐成长,为了课敛重赋并镇压人民的反抗,滥用酷刑,民众不堪其苦。大有十五年(942年),刘䶮去世,时年五十四岁,庙号高祖。


67 南平(十国)- 高季兴


高季兴(858年~929年),字贻孙,原名高季昌,南平开国国君(在位:924年~929年)。高季兴早年被朱友让(朱温义子)收为义子,后成为朱温的亲随牙将。907年,朱温称帝,任命高季兴为荆南节度使。924年,后唐庄宗封其为南平王。高季兴在荆南,经常截留各国贡品,又为获取赏赐而向诸国称臣,反复无常,被诸国称为“高赖子”。929年,高季兴病死,谥号武信。


68 北汉(十国)- 刘崇


刘崇(895年~954年),又名刘旻,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北汉开国皇帝,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弟弟。刘崇早年嗜赌无赖,后入伍为军卒,因刘知远的缘故,累升为河东马步军都指挥使。后汉建立后,官至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镇守河东地区。乾祐四年(951年),郭威灭亡后汉,建立后周。刘崇随即也在太原称帝,建立北汉,仍沿用后汉乾祐年号,但治下仅有十二州之地。他为兴复后汉基业,向辽国乞援,约为叔侄之国,称辽帝为叔,自称侄皇帝;辽国则册封他为大汉神武皇帝。刘崇在辽国的援助下,与后周进行了不少战争,但仍胜少败多。乾祐七年(954年),在高平之战中被柴荣击败,北汉至此元气大伤,再无力南下。刘崇因此忧愤成疾,不久去世,终年六十岁,庙号世祖。


69 北宋 - 赵匡胤


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小名香孩儿,涿郡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北宋王朝的开国皇帝(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在位),庙号宋太祖。赵匡胤在后汉时投奔枢密使郭威,致身行伍,并于后世周世宗柴荣在位时随征北汉、南唐,战功卓著。柴荣病重时,升为殿前都点检,成为禁军最高统帅。显德七年(960年),赵匡胤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改元建隆,定都开封。赵匡胤在位期间,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通过两次“杯酒释兵权”,罢去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调整文武关系,加强了中央集权。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逝世,享年五十岁。谥号英武圣文神德皇帝,葬于永昌陵。


70 南宋 - 赵构


赵构(公元1107~1187年),字德基,是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之弟。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兵俘徽、钦二宗北去后,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以孟太后之名,下诏立赵构为帝,在南京应天府即位,改元建炎,是为南宋高宗。他拒绝主战派抗金主张,达成“绍兴和议”,先后南迁至绍兴、临安,建立南宋政权(1127年~1162年在位)。赵构驾崩于淳熙十四年(1187年),享年八十一岁,庙号高宗,葬于永思陵。


71 辽朝 - 耶律阿保机


耶律阿保机(公元872年~926年),耶律氏,字阿保机,小字啜里只,汉名亿,是辽朝的开国君主(916年3月17日-926年9月6日在位),辽德祖耶律撒剌的长子,生母为宣简皇后萧氏。耶律阿保机勇善射骑,明达世务,并契丹余七部。在位期间,耶律阿保机任用汉人韩延徽等,制定法律,改革习俗,创造契丹文化,发展农业、商业。916年(后梁贞明二年),群臣及诸属国上尊号曰大圣大明神烈天皇帝。建元神册。在位二十年,即帝位十一年,终年五十五岁,庙号太祖,葬祖陵。


72 大理 - 段思平


段思平(893年~944年)是白族,大理国第一世国王。段思平家族世代为南诏武将,后晋天福二年(937年),联合奴隶和农奴为主的起义队伍,举行起义,攻破太和城(在今大理城北),灭杨干贞的大义宁国,建大理国,年号文德,以羊苴咩城(今大理城)为都。后晋天福九年(944年),段思平去世,其子段思英继位。庙号太祖,谥号神圣文武皇帝。


73 西夏 - 李元昊


夏景宗李元昊(公元1003年~1048年)是西夏开国君主,党项族人。祖上长期统治夏州,赐李姓,封夏国公。(1038年)李元昊对辽宋决裂而称帝,建立西夏,定都兴庆(今宁夏银川市),追封祖宗,放弃旧姓名,改为嵬名(姓)曩霄(名) ,1047年(天授礼法延祚十年)恢复李姓,即位后弃唐制,改党项名,创设蕃字,颁布秃发令,并定兵制,立军名,创制了西夏文。天授礼法延祚十一年(1048年),为次子宁令哥所弑,谥号武烈皇帝,庙号景宗,


74 金 - 完颜阿骨打


完颜阿骨打(公元1068年~1123年),汉名完颜旻,是金朝的开国皇帝(1115年~1123年在位),女真族人,完颜部联盟长完颜劾里钵(金世祖)次子。完颜阿骨打自幼力大无比,精于弓矢,他曾统一女真诸部,起兵反辽,于1115年建立大金国,年号“收国”,定都会宁府,加号大圣皇帝,灭辽朝,对东北、华北地区有相当长时间的控制。辅七年(1123年),阿骨打西逐天祚帝,在返回上京的途中病逝。谥号武元皇帝,庙号太祖,葬于睿陵。


75 元朝 - 孛儿只斤·忽必烈


孛儿只斤·忽必烈(公元1215年~1294年),蒙古尊号“薛禅汗”,是蒙古族人, 是成吉思汗之孙,监国拖雷第四子。 1260年3月, 忽必烈即汗位于开平, 建元中统。 1271年, 建国号为大元, 确定以大都为首都。 1279年, 灭南宋流亡政权, 统一了全国。 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期间,建立了包括西藏、新疆在内的广大疆域, 结束了自唐末以来的长期混乱局面。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忽必烈病逝,享年八十岁。谥号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庙号世祖。


76 明朝 - 朱元璋


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别名朱重八、朱国瑞、朱洪武、洪武帝,是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于应天府即位,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朱元璋二十五岁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洪武元年(1368年)年秋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其后平定西南、西北、辽东等地,最终统一全国。朱元璋在位期间,政治上加强了中央集权,废除了丞相和行中书省两个职位,设立三司分管地方权利,严惩贪官和非法贵族;经济上大刀阔斧地进行了土地制度改革,解放了被压迫的农奴,社会生产逐渐得到复苏,举国上下出现了国泰民安的盛世,历史上称为“洪武之治”。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享年七十一岁,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庙号太祖,葬于明孝陵。


77 南明朝 - 朱由崧


明安宗朱由崧(1607年~1646年),即南明弘光帝,小字福八,福忠王朱常洵之子,是明朝第十五位皇帝,于1644年接受在南方建立的明朝宗室拥立于南京,在位期间,并无什么重大建树,与北方福王政权窝囊废福王朱由崧懦弱无能,任由阉官魏忠贤把持朝政,自己则沉湎于酒色,纵情声伎。好方术,曾宠信方士王化贞、徐应奎等,任其所为。弘光元年(1645年),清豫亲王多铎率军南下,朱由崧在芜湖被俘,次年,被杀于北京。


78 清朝 -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公元1559年~1626年),自称“天命汗”,女真族,建州女真首领、后金第一位大汗、清朝实际奠基者。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被明廷任命为建州左卫都指挥使。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于赫图阿拉建立“大金”(后金),自立为汗,建元天命。天命三年(1618年)起兵反明。在萨尔浒之战中,采取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作战原则,大败明军。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挥军进攻宁远(今辽宁兴城),为宁前道袁崇焕所败,旋病死,年68岁。初谥武皇帝,后累次加谥为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庙号太祖。葬沈阳福陵。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30,048评论 6 54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9,414评论 3 42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78,169评论 0 38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63,722评论 1 31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72,465评论 6 41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823评论 1 328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3,813评论 3 44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000评论 0 29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9,554评论 1 335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41,295评论 3 35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3,513评论 1 37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9,035评论 5 36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4,722评论 3 34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125评论 0 2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430评论 1 29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52,237评论 3 39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8,482评论 2 37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